4月28日,记者从杏坛社工站获悉,杏坛社区社工点联合镇内三家养老服务机构,在日前组织开展“耆乐伴行,养老筑梦”长者外出参访活动。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我国老龄化水平不断加深。
如何让“养老”变“享老”,让老年人拥有更加美好、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成为不少市民尤其是长者们的关注点。在这方面,杏坛镇做了一番探索。
杏坛长者日前参加“耆乐伴行,养老筑梦”外出参访活动。
以此次活动为例。通过实地观察、互动体验与情景化学习,多名社区长者切身感受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及日间护理等多元化养老模式,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有效破除传统养老观念桎梏,为长者晚年生活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环境反馈会形成新认知。“以前觉得住养老院不是很舒服,看到养老院这些智能设备和丰富活动,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72岁的李伯在参观后感慨。
本次活动以“体验式学习”为核心,通过实地参访构建真实学习场景,帮助长者在观察、模仿与互动中重构养老认知。参与者普遍表示,活动后对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模式产生浓厚兴趣,部分长者已着手咨询相关服务。
杏坛长者日前参加“耆乐伴行,养老筑梦”外出参访活动并合影。
记者深入采访后了解到,多年来,杏坛镇在优化长者服务方面探索出“杏坛方法论”。
其一,基于社会系统理论的需求评估与服务规划,构建多主体协同的服务网络。如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专业医疗资源等。
其二,创新“1+2+N”服务模式,优化服务供给。“1”即党建引领,在服务中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即实施基础与特色服务双轮驱动。“N”即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强大服务合力。
截至2025年3月,杏坛镇长者服务已全面覆盖全镇30个村(社区),累计建档1749人,入户探访7076人次,实现对长者群体的广泛触达和深入了解,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通过慢性病管理项目等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达59.32%。完成13户适老化改造和20户困难长者的暖心改造计划。空巢独居长者社交圈得到有效拓展,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提升,同时也促进社区内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杏坛社工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秉持专业理念,深化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模式,以更具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服务举措,为长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关怀与支持,助力打造“兜得住、兜得准、兜得好”的长者关怀示范样本,推动实现“朝夕美好”的社区愿景。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覃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