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逐月向好态势巩固!深圳经济首季稳健开局
深圳特区报 2025-04-28 19:00:23
4月28日,市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 我市地区生产总值8950.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各项经济指标起步平稳,逐月向好。工业新动能活跃、消费迎春向暖、基建投资加码、外贸展示韧性……为我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基础。

 

工业筑牢高科技底色

 

一季度统计数据中,记者留意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4.2%这个数据看似不高,但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的形势下,以及在深圳“工业第一城”的超大工业体量和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取得,殊为不易。

 

4.2%的背后,更是深圳工业拥有的高科技底色。技术驱动、链式协同、生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深圳工业带去厚积薄发的增长后劲和韧性。

 

图片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产业结构向新向好。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8.2%、40.1%、38%。

 

智能网联汽车以市场需求驱动强劲产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一季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185.11亿元,同比增长38.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53.2%。

 

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沙井立讯精密智能模组基地、西门子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等一个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开工。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增长61.8%。

 

国家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显效。今年以来“两重”“两新”等政策对生产需求拉动明显。一季度,深圳家用洗衣机、家用空调、家用电风扇、智能手环、充电桩等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图片

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受访单位供图

 

大批创新型企业聚深发展,是深圳工业的底气和信心。一季度,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增长10.4%、13.6%,优质中小企业表现亮眼,持续为工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消费增速逐月提升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看得出来,深圳消费在“踩油门”。

 

新消费点燃内需“新引擎”。深圳“低空+”“公园+”“AI+”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搭“空中飞的”登梧桐观山海,踏青赏花之余美食外卖“从天而降”,华为、比亚迪首发首秀精彩不断,国际品牌接连在深圳开新店,“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商店超400家……不仅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消费新体验,也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图片

 

以旧换新“换”出消费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市以旧换新销售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超535万台,带动销售超190亿元。其中,通过以旧换新销售汽车3万辆,带动销售额83亿元,新购车辆中70%为新能源车。

 

活力数据折射活力的深圳。一季度,深圳各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超6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97万辆次,同比增长15.4%,粤港澳大湾区呈现路畅、人兴、财旺的蓬勃气象;深圳机场免签入境外国人数大幅增长,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160万人次,同比增长32%,位列全国空港口岸第四;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788万标箱,同比增长19.6%,创同期新高。

 

重大项目夯实“硬支撑”

 

固定投资促进当下经济增长,同时稳预期、强信心。深圳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共安排项目79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076.4亿元,较去年投资计划增长3.0%。

 

1-3月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770.0亿元,投资进度25.0%。进入4月以来,深大城际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片

正稳步推进建设的前海博物馆。图片由前海管理局提供

 

投长远、投民生。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9.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4.6%。

 

政府投资引领方向。我市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审自发"改革试点机遇,构建"储备-审核-发行-监管"全链条管理体系,已“双通过”形成首批227个、年度资金需求超千亿元的专项债券项目储备清单。

 

民间投资补充动能。深圳能源交通水务领域重点项目面向民间资本路演推介会上,3天时间24个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投资深圳就是投资机遇投资未来。致力于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的深圳,一季度,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342家,同比增长23.4%,占全国18.6%;截至4月25日,全市预计实际使用外资约1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3.5%。

 

外贸“压力测试”有韧性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滥施关税令中国外贸承压,而深圳外贸在“压力测试”中展示韧性。

 

图片

盐田港航拍图。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一季度,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901亿元。其中,3月份,深圳进出口回升态势明显,总额3870.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全国高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5.3亿元,增长8.8%;进口1685.2亿元,增长17.2%。面对外部挑战增多和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双重压力,这组数据说明,深圳产业内生动力强,外贸抗风险韧性足。

 

民营企业是拉动深圳外贸增长的最重要主体。3月份,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694亿元,增长13.8%,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69.6%,增速高于深圳市整体1.5个百分点。

 

过硬的实力,赢得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市场,带来更多新机遇。3月份,香港地区、东盟、台湾地区是深圳前三大贸易伙伴。同时,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持续增长。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较快。3月份,深圳锂电池出口56.8亿元,增长42.8%,电动汽车出口30.4亿元,增长154.3%。同期,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91.6亿元,增长24.6%;电子元件出口287亿元,增长19.6%。

 

稳中蓄势,向“新”而行,2025年一季度深圳经济下出稳健开局的“先手棋”。然而综观全局,经济发展仍有隐忧待解:传统产业转型压力不减,部分企业面临成本高企、订单不足困境;外贸出口承压前行;消费价格低位徘徊,内需潜力仍需激发。

 

深圳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做好全年经济工作,二季度非常关键。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争分夺秒全力推动上半年经济实现最好成果。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激发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谋深谋细谋实“十五五”规划,求真务实谋发展、真抓实干推工作、务求实效抓结果,以过硬作风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