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黄江镇共有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祝寿习俗项目2010年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麒麟舞(黄江麒麟舞)】
麒麟舞(黄江麒麟舞),是黄江群众每逢农历春节以及重大喜庆期间表演的传统拟兽舞蹈。

麒麟舞(黄江麒麟舞)主要分布在东莞市黄江镇,以长龙社区、黄京坑社区、黄牛埔社区为代表性的传承地。该舞蹈至今已有114年历史,套路丰富,武术表演精彩纷呈。
麒麟舞(黄江麒麟舞)代代相传,长龙社区下流洞村、下围村、竹山下村以及黄京坑社区、黄牛埔社区的5支麒麟队,是传承实践该舞蹈的主要群体。其传承主要依靠麒麟舞队师傅,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这种传承方式具有群众自发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

目前,黄江镇已有两所小学长期开展非遗社会传承活动:黄江镇长龙小学凭借 “麒麟之美·纸上生花” 课程,成功入选东莞市第四批 “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黄江镇实验小学则围绕麒麟文化,将麒麟舞、麒麟操、麒麟绘画及鼓舞共融社团等特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顺利获评东莞市第五批 “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 。

【社贝藤编技艺】
社贝藤编技艺,发展于东莞市黄江镇社贝社区,该技艺可追溯至清朝,至今已有100余年。

社贝藤编技艺在沿袭传统藤编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编织材料(海草绳,香蕉叶,玉米衣,水浮莲,纸绳等),大胆创新编织手法、图案纹样与产品形态,是东莞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推陈出新,打造地方制造品牌的有力见证。
社贝藤编技艺是黄江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采用社贝藤编技艺制成的作品,在国内与国际展销赛事中屡获殊荣,成为了“东莞制造”的榜样。

社贝藤编技艺,由第一代传承人黄江镇长龙人传承至今已有五代人,该技艺在第三代传承人黄江镇胜前岗人叶林波带领下创新发展,创立公司,并创立“藤之杰”等藤制家具品牌,鼓励人员创新,培养大量学徒。通过展览陈设、校园科普教学活动等方式,推动社贝藤编技艺的社会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