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盼到!升级改造进度条刷新,网友:眼前一亮又一亮
广州日报官微 2025-04-24 15:41:17
4月2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迎来倒计时200天

 

广州赛区多座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
进入冲刺阶段,
记者日前走访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
大学城中心体育场、广州体育馆等场馆
带你感受老场馆新活力。
01

广东奥体中心

探访场馆的第一站,是2001年九运会的主场馆广东奥体中心。记者在现场看到,十余名工人正在中心内部进行收尾工作,场馆已经基本展示出“完美状态”。

 

作为国内设项最多、功能最全的大型体育中心之一,这里为承办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而建,成功举办九运会、亚运会等诸多大型赛事开幕式及比赛项目,是广州的城市名片。

 

据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设计总负责、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罗建河介绍,此次奥体中心的改造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将体现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适应岭南地域特点和大湾区文化特质,创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低碳体育公园,成为大型体育场改造的示范项目。
 
据介绍,新奥体设计上采用遮阳优先、自然通风辅助、采光优化的阶梯化被动节能设计技术路线,同时利用屋面和外挑走道等设置,通过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可再生能源,且还能联网实时监控能耗,动态调节照明、空调等系统。每年可以减少191吨碳排放,而低碳建材的使用可使本项目降低30%以上的建材碳排放。
改造完成后的广东奥体中心,飘带罩棚屋面形成“飘带飞扬”、花瓣状看台形成“木棉盛放”、水平挑檐形成“湾区浪涌”、广场景观形成“珠水婉转”,内场座椅采用蓝色系配色,体现大湾区气韵。
作为奥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泳跳水馆从跳板、跳台到场地灯光、观众座席,都已焕然一新。

跳水比赛是广东的优势项目,人气度颇高,主场作战的全红婵、陈艺文、谢思埸等广东跳水奥运冠军,将与陈芋汐、王宗源等“梦之队”队友们在这个场馆一起为观众们表现“水花消失术”。

 

 

据了解,场馆原有标准比赛池、训练池、跳水池各一个,10米跳台、7.5米跳台、5米跳台、3米跳台各一个,3米跳板3个、1米跳板2个,并配备陆上训练区及相应训练设施,总座位数为4136个。十五运会开幕后,跳水和水球的比赛都将在这个场馆进行。

 

02

大学城中心体育场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于2007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曾承办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足球和橄榄球比赛、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该体育场将承办U16女子足球比赛,而在残特奥会期间,将承办越野滑轮比赛。

 

为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了整体维修改造。改造内容涵盖赛事功能用房、主场馆草坪和跑道、座席层观众通道、机电设备、赛事专项工程、室外及其他工程等。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了解到,引入先进科技、建设智慧型体育场馆是此次升级改造的重要一环。AR实景导航系统让观众可以“一部手机畅行场馆”;新增的LED屏与专业声学系统,打造出沉浸式媒体空间;标准时钟系统则为专业赛事提供基础设施,满足国际赛事标准。同时,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电力系统等也进行了升级,确保大型赛事期间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图片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北广场效果图。

 

本次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的改造,通过“开放空间+智慧服务+无障碍设施+生态休闲”的多元设计,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全使用场景的便民体系,既满足了大型赛事的需求,又成为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生态体育公园”,体现了“体育为民、共享惠民”的理念,让体育空间从赛事高地转化为普惠民生的幸福载体。

 

03

广州体育馆

广州体育馆作为十五运会蹦床、排球比赛场馆,以及残特奥会轮椅篮球比赛项目场馆,其维修改造工程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去年底,经过全面焕新的广州体育馆以“全场景智慧化、全龄段无障碍”的全新姿态正式亮相,这是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场馆改造项目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了解到,改造项目在保留原体育公园岭南骑楼步行空间的基础上,新增木棉花主题花坛,打造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全民运动空间。南广场以原有雕塑为中心,通过动态施工与数字孪生技术精准优化景观布局,实现美观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图片广州体育馆夜景效果图。

 

焕新升级后的广州体育馆科技感满满。据介绍,场馆入口的3D视觉闸机可在0.3秒内完成人证核验,AR导航系统实时推送最优路径至观众手机。

 

作为残特奥会轮椅篮球主赛场,场馆将无障碍设计提升至“全链关怀”标准。据介绍,1号馆设有4个轮椅观赛区(50席),盲道与城市道路无缝衔接,坡道坡度严格控制在1:12以内。环形感应助听系统覆盖了90%观众席,荧光盲道夜间可视距离达8米。特别设计的“多模态交互终端”更支持语音、手势及手机APP三重操控,一键即可召唤手语翻译或无障碍导航。

 

十五运会后,场馆还将上线“智慧健身舱”系统,市民可预约VR训练、AI体态评估等科技健身服务,让全民共享智慧场馆的长效价值。

 

04

天河体育中心

此次全运会,天河体育中心主要承办项目有:十五运会女子足球(U16)、女子排球(U18)、乒乓球、跳水、三人篮球等。

 

图片

天河体育中心。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摄

 

天河体育中心此次升级改造在建筑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优化空间主要体现于功能完善和景观提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担纲设计,他表示,此次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主要集中在南广场和前广场,用“减法”恢复最初的特色。南广场已拆除的门楼将会重现,恢复广场的分隔效果,增强仪式感。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场馆在屋面、挑檐、停车棚等空间加装光伏设施,预计年均发电量约50万千瓦时/年。同时,大力推进高效多联机系统、新风热回收系统、智慧照明系统等机电系统升级改造,使场馆建筑本体节能率达20%、降碳率达45%。

 

本次改造,天河体育中心按国际田联认证标准升级的环场跑道受到外界关注。天体打造1000米的室外环形跑道,以“全民共享”理念重构城市运动空间,使之成为集专业竞技、市民健身、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城市运动新地标。

 

图片

天河体育中心。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摄

 

05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曾承办六运会、九运会、第16届亚运会、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赛事,十五运会将作为女子足球(U16)比赛的体育场馆。

 

图片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信息时报记者 刘丽莹摄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对比赛区域、观众区域、赛事用房以及赛事设施设备和场馆无障碍环境进行全面优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造还在体育场北侧利用原看台下方的空间,改扩建成广东体育博物馆,建成后将作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图片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信息时报记者 刘丽莹摄

 

记者现场看到,目前场馆大部分已经改造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细节完善。为达到承办十五运会女子足球(U16)比赛的建设要求,足球场草坪已经全面修整完毕,并在足球场外部设有8条跑道,可举行不同赛事。

 

图片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信息时报记者 刘丽莹摄

 

06

越秀山体育场

越秀山体育场被称为南粤足球的“福地”,曾主办过第六届、第九届全运会的男、女子足球比赛、第16届亚运会的足球比赛,十五运会中将作为女子足球(U16)小组赛的比赛场馆。

 

图片

越秀山体育场。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摄

 

为满足赛事需要,越秀山体育场完成了更好满足人民体育需求的第13次蝶变。目前,越秀山体育场已经完工,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建设中首批完成联合竣工验收的场馆。

 

据了解,此次越秀山体育场改造保留了原来体育场的印记,对足球场、看台、建筑外立面等进行了适度翻新,同时根据赛事功能需求,对室内流线及公共空间装修、机电设备等进行了改建。

 

图片

越秀山体育场。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摄

 

此外,越秀山体育场重点升级草坪、灯光、LED大屏、场地扩声等体育工艺设施,满足专业比赛的要求,提升观众观赛的直观感受。同时通过节水、节电,减少拆改等技术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要求。

 

与此同时,此次改造考虑到赛后场馆的利用,也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越秀山体育场在跑道的周边增设智慧健身系统,跑道区及智慧健身系统将在赛后对市民免费开放。

 

广州多个场馆刷新,

网友们纷纷评论:

“好美的设计”

“美得眼前一亮又一亮”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

部分来源:信息时报(记者 邹甜 刘丽莹 杨丽容 黄骆 曾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