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桥头镇莲城社区义和墟的老房院墙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一幅幅墙绘作品再现桥头人民“当墟”盛况,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欣赏。这一改造项目不仅为老街区注入文化活力,更成为桥头镇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城乡融合新标杆的生动实践。

这片老街区的新生,也有着基层城管工作者的努力。改造前期,桥头城管副片长罗梓锋带队积极做好义和墟周边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后续墙绘创作奠定了整洁有序的环境秩序基础。
据了解,义和墟又名“桥头墟”,曾是东莞三大墟市之一,是位于桥头镇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墟市,始建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历经近300年的风雨。近年来,桥头镇莲城社区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度挖掘桥头历史背景,对有特色的老旧街区结合群众生活需求进行活化更新,义和墟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负责该片区的城管副片长,罗梓锋坚持带着队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从清理占道杂物到规范门前屋后卫生,再到修剪杂乱绿化,他们坚持柔性劝导和刚性执法双管齐下,一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和群众讲解相关政策,一边通过多次走访、集中教育和专项整治,让“六乱”等问题得以解决,为义和墟的改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如今,走进义和墟,一幅幅充满怀旧风情与地方特色的墙绘作品沿着老墙徐徐展开,老街道、新华书店、供销社、小卖铺、粮油铺……既有承载乡愁记忆的传统民居,也有孩童嬉戏、吆喝买卖的烟火气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桥头人民曾经生活的点滴,勾起着独属60、70甚至80年代的难忘记忆。“每天路过这些墙绘,仿佛看到了父辈们的生活,既亲切又自豪!”居民陈阿姨感慨道。

墙绘不仅提升了社区“颜值”,更唤醒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这让罗梓锋感到很开心。“我也是这里长大的人,看到参与改造的地方成果不错,由衷欣喜。”他表示,城市管理不仅是整治和规范,更是用心地传承与创新,这些生动的文化墙绘,因为有了社区、城管、居民各方的合力与守护,正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