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摸书包时,我又摸到了那个光滑的鹅卵石。这是去年运动会前,同桌小雨塞给我的,她说:“带着它,就像带着信心的魔法。”
上周手工课,我做的蝴蝶风筝总飞不高。眼看着小林的老鹰风筝越飞越高,我的蝴蝶却像喝醉了酒,歪歪扭扭栽到草丛里。“翅膀太轻了。”老师轻轻捏了捏我的风筝,“试试加根细竹条。”我蹲在地上重新调整骨架,阳光穿过风筝纸的缝隙,在手背上投下淡紫色的花纹。当蝴蝶再次飞起来时,它摇摇晃晃掠过花坛,停在一棵梧桐树上,翅膀在风里轻轻颤动,像在对我笑。原来信心不是天生就会飞,是像放风筝一样,试错了很多次,终于抓住了风的方向。
最近学织围巾,却总把针数弄错。奶奶看着我皱巴巴的毛线团,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双旧袜子——袜底打着整齐的补丁,针脚细密得像小蚂蚁排队。“这是你小时候我织的,”奶奶摸着袜子说,“第一双漏了七个洞,拆了五次才织好。”我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系鞋带,练了整整三天才学会;第一次煎鸡蛋,把蛋壳掉进了锅里。原来不管多难的事,只要像奶奶织袜子一样,一针一针慢慢来,总会有织成围巾的那一天。
今晚写数学题,一道“牛吃草问题”难住了我。台灯下的草稿纸画满了乱糟糟的线段,钟表滴答滴答走得好慢。忽然有只萤火虫停在窗台上,一闪一闪,像提着小灯笼的星星。我想起科学课上学过,萤火虫要在黑暗里蛰伏两年才会发光。于是重新翻开课本,在草稿纸上写下第一个算式。当算出正确答案时,窗外的萤火虫已经飞走了,但它留下的光,好像还在纸上一闪一闪的。
现在我把鹅卵石放在铅笔盒里,每当遇到难题,就轻轻摸一摸它。原来信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魔法,是运动会上的加油声,是风筝终于飞起的那一刻,是奶奶袜子上的补丁,是萤火虫在深夜里的光亮——它藏在每一次坚持里,等着我们把它轻轻捧在手心,变成照亮前路的阳光。
作者:东莞市光明小学 五年级 12班 陆榆;指导老师:张雅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