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在东莞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莞韶揭协作展团携韶关、揭阳两地优质企业集中亮相,从“非遗酱香”到“高山茗茶”,从有机稻米到科技魔芋,以全产业链矩阵展现莞韶揭协作成效和乡村振兴新风貌。
一边是锣鼓声响、英歌舞起,一边是锅里滋溜滋溜翻滚着的牛肉丸和猪脚,引来观众排队试吃……“我们一早运了100多斤食材来供大家试吃,有购买意向可以加微信咨询!”莞揭特装馆的展商边盛出热腾腾的猪脚边介绍。这里不仅是风味市集,更是“莞揭对口帮扶协作”的缩影窗口。
对口帮扶协作助力农产品热销
据介绍,莞揭特装馆由东莞市——揭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牵头组织筹备,全馆面积260平方米,参展企业40多家,全方位展示揭阳300多种特色农产品和农文旅资源,集中呈现揭阳农产品加工、非遗美食、预制菜等产业新貌。
揭阳的饮食文化,藏在一滴酱油的醇厚里。百年老字号揭阳市锦盛食品有限公司,以非遗技艺酿造“双酵酱油”,将古法砂锅熬制与现代发酵技术完美融合,荣获“广东老字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银奖”等殊荣。其酱油产品不仅是潮汕餐桌的灵魂,更通过创新包装与科普体验,成为湾区家庭厨房的“新宠”。
▲东莞日报社驻埔田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杨智宏(左)推介揭阳美味
东莞市中堂镇、东莞日报社驻埔田镇帮扶工作队与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政府携手,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与区位优势有机结合,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他们引进了红松茸种植项目,以技术赋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多生长于云南、四川等地,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培育出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的松茸菌种。经过多次选址试验,最终选定在埔田镇长岭村东寮经联社进行推广种植。
“我们第一次来,感觉展会人流超出预期,现场反馈特别‘劲’!”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肖鑫笑着说。他带来的,是一款颇具创新意味的新品——红松茸酱油。
红松茸,素有“素中之荤”美称,以往多见于云贵川地区,如今在莞城驻揭东工作队推动下,该品种于揭东区埔田镇成功试种、推广销售。2022年开始,绿畅技术团队开始引进试种红松茸,并结合当地气候及水土资源,不断摸索和总结种植技术,除了上市销售之外,也选取部分到工厂加工,实现从种植源头到生产工艺全链把控。
目前,基地种植了35亩红松茸,亩产将近2500斤。在红松茸大量出菇时,能为当地村民提供近二十个工作岗位。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肖鑫表示,今后将更好地利用废弃笋壳,目前种植红松茸的基料中笋壳含量约为50%,未来将尝试逐步提高其占比,争取提升至60%或70%。
半小时内,红松茸酱油就吸引了十多名意向客户。“我们带来了100瓶,期待通过展会平台,把潮味调味品带出揭阳,打入东莞、走进大湾区。”林肖鑫如是说。
参展签约助力揭阳美食“入莞融湾”
揭阳市地处粤东,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历史悠久,涌现出诸多海外闻名的特色农产品、潮汕名菜,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莞揭指挥部进驻揭阳以来,以“联农带农”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强农、贸易富农、文旅兴农”三大工程,助推揭阳农文旅高质量发展,促进莞揭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走深走实。
当前,揭阳美食正以预制菜形式加速“入莞融湾”。揭阳市育秀实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竹笋之乡”优势,打造“萌竹娃”竹笋罐头,让脆嫩鲜甜的埔田笋走进湾区火锅店与家庭餐桌;揭阳市天潮食品有限公司凭借果冻与软饮的研发实力,为三只松鼠等品牌代工,以“揭阳智造”赋能休闲食品赛道,让潮味零食风靡全国。
展会现场,热销的农产品背后,还有亮眼的签约数据。
当天,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供销社、东莞市揭西商会、揭西特色农产品(大岭山)展销中心与揭西县智慧农业产业协会签约,签约意向金额共计300万元。除此之外,广东互立发展有限公司与惠来县神泉镇强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东莞麻涌分公司签约,意向金额150万元;贵州俊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意向合作金额100万元。参展当天签约合作金额就达550万元。
“此次签约不同于以往简单的供货采购,是更深入的合作。”广东互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泳琳表示,该公司总部在东莞常平,由于揭阳与东莞地理位置相近、饮食习惯相近、产品匹配度高,他看好揭阳农产品的风味与性价比,“未来将通过包装加工赋能,打造品质与市场双赢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