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揭协作的“双向奔赴”:“百千万工程”在高校长出创新果实
东莞+ 2025-04-18 15:14:22

当揭东的田野气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基因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实践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进行——随着红绸落下,莞城—揭东对口帮扶协作农产品体验馆正式揭牌。这场跨越300公里的校地企深度协作,不仅让揭东的橄榄香飘进了大学校园,更标志着莞揭两地在产业协作与人才培育领域开启全新篇章。

创新驱动,打造校地协作新样板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深入了解项目发展历程与运营模式。在现场,莞城街道-揭东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东莞理工学院“双百行动”驻揭东区服务队对“揭东尚品”IP进行了详细讲解,从品牌定位到产品特色,全方位展示了其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

据东莞理工学院“双百行动”特色农产品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成员、高级电商师欧阳波介绍,将围绕三大核心方向持续发力:其一,全力打造区域性品牌体系,以品牌为引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产品销售;其二,大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目前已有超过400名学生积极投身扶贫助农项目。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产品设计、品牌规划、电商策划、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其三,强化电商全链条赋能,针对农产品季节性强、销售周期短的特点,创新采用社区地推与线上营销相结合的模式。以莞城为例,社区地推活动成效显著,成功破解生鲜果蔬等品类的销售难题,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揭东农产品体验馆内,23家企业带来的50余种特色产品构筑起“揭东风物长廊”。清冽的山泉水、古法酿制的酱油、带着植物芬芳的炒茶……每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密码。通过创新打造“揭东尚品”IP,以集群化的展示方式,集中呈现揭东特色农产品的魅力。

未来,该馆计划进一步走进东莞各大社区,开发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同时积极推动莞揭两地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现农产品从零售向批发的转型升级,让揭东农产品走出潮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校地联动,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揭阳市健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潮明在活动中分享了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作为揭东白塔镇的代表企业,公司聚焦生产种植与加工环节,通过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产销失衡、产能过剩的问题。公司带动村民和周边农户参与特色产业种植,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稳定的收购渠道,构建起稳定的产销链条。“农户产出的农产品,经企业深加工后推向市场,不仅保障了农民稳定的收入,也为产品销售筑牢了供应基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莞城街道与东莞理工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双方协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优化,拓展销售渠道,打破了产品仅局限于潮汕地区的局面,将其成功推向珠三角乃至更广阔的市场。”张潮明说。

青年们也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淬炼成长。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冯佳庆负责对接新丰、普宁及揭东的农产品,在项目中,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与农户沟通,了解农产品特点与需求,同时向企业精准传递信息,助力产品宣传推广。冯佳庆说:“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拓宽了眼界,深刻认识到家乡的发展潜力及政策对乡村产品的推动作用,还让我学到了实用的商业思维,了解了社会体系和电商模式下的产品推销方法。”

“活动中,农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获得了教职工的喜爱,不少人纷纷购买,甚至多次复购。让我很有成就感。”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张晨依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如今也是团队的一员。她在莞城与同学负责地推活动,以“百千万工程”的名义开展宣传,通过展示各地农产品,讲述这些产品因地区偏远等原因导致滞销的现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东莞理工学院生命健康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陈晓萍作为学生团队主要负责人,承担着统筹协调的职责。谈及加入项目的契机,陈晓萍表示,作为预备党员,她希望能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获得创业思维,弥补学科劣势,形成跨学科思维。在农产品上架工作中,溯源码相关工作由东莞理工学院生命健康技术学院专家团队负责,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在电商推广方面,团队拥有的抖音平台刚起步,我也将发挥食品科学专业优势,精心挑选适合线上销售的产品,助力农产品打开线上市场。”陈晓萍对未来工作的开展充满了期望。

此次揭牌是莞城-揭东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东莞理工学院与莞城驻揭东工作队深度合作的成果。随着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与农产品体验馆的正式启用,各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整合资源,发挥高校“青春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幅以创新为笔、以协作为墨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莞揭大地上徐徐铺展。

文字:记者 叶可欣 图片:莞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李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