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力量|东莞市光明小学 陆榆《微光成炬》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4-16 13:09:14
暴雨中的蚂蚁衔着面包屑艰难前行,每一步都被水流冲得歪斜。可当它终于爬上草叶时,触角依然骄傲地颤动。这微小的生命让我想起登山时遇见的老者——六十岁的他背着氧气瓶,在海拔五千米的风雪里,每一次喘息都凝结成霜,却用布满裂口的手,将五星红旗稳稳插在峰顶。
信心是暗夜里的火种。敦煌莫高窟的画师们,在油灯昏黄的光晕里,日复一日勾勒飞天的衣袂。洞窟外是战乱与沙暴,洞窟内却是永恒的宁静。他们相信,笔尖流淌的线条终将穿透千年时光。这份信念让斑驳的壁画成为人类文明的星辰,在敦煌的夜空下,照亮每个仰望者的眼睛。
但信心从不是空中楼阁。爱迪生发明电灯前,用六千种材料做了七千次实验。实验室里的碎玻璃与碳化竹丝堆积如山,却也垒起了照亮世界的阶梯。就像深海的蚌壳,要承受砂砾的刺痛,才能孕育出珍珠的光泽。真正的信心,是把"不可能"拆解成每天的"试试看"。
当中国女排在里约热内卢的赛场上绝地反击时,郎平教练在暂停时只说了一句话:"我们相信彼此。"十二个姑娘的手掌叠在一起,掌心的温度传递着信任的电流。这种信心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清楚知道彼此的软肋与锋芒,依然愿意把后背交给对方。
如今站在高考倒计时牌前,我书桌前贴着那张蚂蚁攀草叶的照片。每当难题如潮水漫过笔尖,就想起敦煌画师的油灯、珠峰上的红旗。信心是暗夜行路时,把自己活成一盏灯;是明知山高路远,依然相信脚下的土地正在生长通向云端的藤蔓。那些在时光里默默积蓄的力量,终会在某个清晨,让平凡的日子裂开光的缝隙。
作者:东莞市光明小学 五年级 12班 陆榆;指导老师:张雅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