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自主研发的“水导激光设备”正在作业——激光束被包裹在纤细水流中,如“微观手术刀”般精准穿透10毫米厚的超硬陶瓷板,误差不超过一根发丝直径的1/10,设备旁身着工装的科诗特总经理梅领亮露出欣慰笑容。

▲科诗特总经理梅领亮
这位扎根东莞二十余载的科技工作者,亲历了这座城市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的蜕变,其个人成长轨迹恰如东莞产业升级的微观镜像。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将人生黄金岁月献给这座城市时,梅领亮的回答带着工程师特有的严谨:“东莞用三十年走完发达国家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里每天都在发生技术革命。”
得知东莞即将组团奔赴杭州举办招聘会,作为浙江大学校友和浙江大会东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梅领亮难掩激动之情,对东莞的营商环境非常满意,赞不绝口,感慨道:“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政府部门想得非常周到!”
从工程师到行业领军者
“这座城市不仅孕育了我的梦想,也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回首在东莞的20余年,梅领亮说。
1994年,梅领亮毕业于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此后十年,他先后在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做过研发,当过销售,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04年,梅领亮受正业电子(正业科技的前身)老板徐地华邀请来到东莞高埗,成为公司的研发经理,负责组建公司研发中心。

彼时的东莞高埗镇,空气中还弥漫着注塑机的轰鸣声。当梅领亮来到这座闻名世界的“世界工厂”时,他或许没有想到,这片土地将成为其科技理想的孵化场。
那时候,国内的PCB精密加工检测设备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份额主要被国外知名品牌瓜分,市场定价也由少数几家国外大型企业所垄断,广大国内用户企业往往需要花费数十万上百万元才能买到一台PCB精密检测设备。
梅领亮来到正业所要完成的任务,便是研发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产权的国产PCB精密加工检测设备,替代进口,促进同类设备价格大幅降低,让更多国内制造企业用上质美价廉的设备。在梅领亮的主导下,正业自主研发生产的PCB行业仪器设备,迅速受到国内市场的热捧。经过多年的耕耘,正业的仪器设备已经在业内打响了品牌,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
2022年,梅领亮创立东莞市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标志着他的第二次创业。该公司致力于激光加工、视觉检测、运动控制技术的研发和软件算法平台的打造,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高端制造装备的替代。

此时东莞的创新创业生态已迭代升级: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投入运行,华为等龙头企业形成创新联合体。科诗特创立后,不到两年就完成首台水导激光设备的研制。
“既得益于政府高瞻远瞩的产业布局、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妈妈式’服务,更依托于日益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梅领亮说,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我们这家新生的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目前科诗特的水导激光核心技术已成为世界第一梯队,在半导体、培育钻石、陶瓷基复材、新能源汽车、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均取得客户认可。”
与城市共赴星辰大海
在东莞的21年,梅领亮不仅实现了事业突破,更与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刻的情感羁绊。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独特地理环境、丰富美食文化、浓厚文化底蕴、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热情好客民风,美食、文化和生活节奏都让人感到舒适。”梅领亮说,他喜欢慢慢探索东莞各个镇街、村落的独特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厚重底蕴。
更让梅领亮触动的是东莞的包容气质。在东莞,梅领亮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成长,共同追逐着梦想。对于梅领亮来说,他的心中却始终保留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怀念。
“东莞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段科技理想的进化之路,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我不断前行,追逐更高的梦想。”梅领亮说,他与东莞的故事,是一段关于青春、梦想与成长的美丽篇章,他相信这座城市,将在更多人的心中永远留下深深的印记。

▲图为车间里忙碌的工程师
站在松山湖公司的实验室里,梅领亮常对团队说:“在东莞,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产业链上的‘共舞’——华为的订单倒逼精度提升,散裂中子源的大科学装置为我们开放测试,这才是真正的‘硬核’生态。”如今,他正将这份底气传递给更多人才:“十年前,别人问我‘东莞能搞研发吗’;今天,我们的水导激光技术让国际巨头主动寻求合作。”
“当水导激光在东莞的实验室里划出那道微米级的光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一个切面。”梅领亮说,4月19日,“是人才,进莞来”,让每一道“微光”都有机会照亮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