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城市消防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东莞市于2025年4月3日正式印发《东莞市市政消火栓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4月30日,旨在通过规范化管理市政消火栓的规划、建设、维护和使用,构建更加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
《办法》指出,市政消火栓的规划建设应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推进,遵循“谁投资道路,谁负责建设消火栓”的原则。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市政消火栓必须与道路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和投入使用。同时,为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需求,新建、补建、改建的市政消火栓应优先采用智能消火栓或预留信息化改造条件,推动市政消火栓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维护管理方面,《办法》要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监督市政消火栓的日常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有效。维护单位需定期检查、试水,并建立电子档案动态更新维护记录。为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东莞市将通过智慧市政消火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消火栓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监测水压、定位、报警等功能。这一平台将整合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巡查管理系统和大屏可视化展示系统,实现多类型数据融合和直观展示,为灭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办法》还明确了市政消火栓的使用规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损坏或占用市政消火栓。因绿化、市容环卫、建筑施工等确需临时使用消火栓的,应取得相关部门批准。对于破坏、损害市政消火栓的行为,市民有权制止并向消防救援机构检举。
市政消火栓的规范化管理是提升城市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维护管理和引入智能化手段,《办法》将有效解决当前消火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加可靠的消防安全保障。
东莞市各园区、镇(街)将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办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市政消火栓建设管理办法。通过分级管理与统一规范相结合的方式,东莞市将进一步完善全市消防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随着《办法》的实施,东莞市的市政消火栓管理将迈入规范化、智能化的新阶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也将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未来,东莞市将继续探索智慧消防建设,推动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