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社区富林美江巷道:微实事破解停车难问题
写意黄江 2025-04-09 18:13:07

黄江镇“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再结硕果——星光社区富林美江巷道便民停车场正式竣工投用。这项总投资74.8万元的“民生微实事”,通过市、镇、村三级资金联动,将社区边角地改造为47个标准化停车位,成为基层治理“绣花功夫”的又一范例。

  

01
巷道改造: 三级资金激发新活力

 

走进改造后的富林美江巷道,硬底化路面平整划一,新划的停车线清晰醒目,太阳能路灯夜间自动点亮。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垃圾堆积、排水不畅的卫生黑点。“巷道窄、车辆乱停,下班回家经常要‘兜几圈’找车位。”社区居民袁女士的烦恼,正是东莞城市化进程中停车难问题的缩影。

 

星光社区富林美江巷道便民停车场改造前.jpeg

富林美江巷道改造前

 

星光社区工作人员袁志平介绍:“这条巷道改造前是条臭水沟,常年堆积着垃圾,杂草能长到半人高,居民投诉不断。”随着2024年“民生大莞家”项目的启动,这条被遗忘的巷道终于进入改造视野。

 

6ec5348e2d82a0d5a386ddaf17f1dd7.jpg

改造项目施工现场

 

“参与式预算”模式让财政资金花在了刀刃上。比如原计划安装普通路灯,在听取居民意见后改为太阳能路灯,虽然路灯单价上涨了,但后期免电费、易维护的特点获得一致认可。据悉,该项目市、镇两级累计投入“民生大莞家”专项资金32.6万元,村集体和其他资金42.3万元。这种“三三制”资金拼盘模式,既保证了财政资金的主导性,又激发了基层自治活力。

 

“以前是政府定项目,现在是居民提需求。”改造工程看似简单,却处处体现着精细化管理思维。施工队不仅完成了清理杂草垃圾、疏通下水道、路面硬底化和车位划线等基础工程,还特别注重细节处理,选择安装太阳能路灯,节约电路能耗;车位间距也经过精确测算,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02
长效管理: 小停车位里的大文章

     

随着停车场投入使用,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面对居民提出“后续管理能否跟上”“后期停车位是否会收费”的担忧时,社区迅速响应,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星光社区做出一个暖心决定,47个停车位免费对外开放。卫生维护则采取“专业+自治”的双轨制度,环卫负责每日清扫,全体居民在每月5日“全民清洁日”共同参与。

 

image.png

富林美江巷道改造后

 

记者在现场看到,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墙面文明停车公约格外醒目。“现在大家都会主动维护环境,上周还有居民自发修补了破损的绿化带。管理不是限制,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星光社区工作人员袁志平表示,这种建管并重的模式,正让便民停车场从停得下向停得好转变。

 

03
辐射效应: 一个项目带动片区升级

 

在富林美江巷道便民停车场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星光社区乘势而上,将“微改造”的经验复制到更多民生领域,一个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幸福生活圈正在逐步成形。星光社区升级了休闲体育公园的舞台和篮球场,停车场和篮球场的有机联动,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公园改造提升了休闲品质,有效盘活了闲置地。

 

周边商铺的店主们发现,停车便利后客流量明显增加。“以前顾客找不到车位转头就走,现在人流多了,营业额也涨了。”附近便利店老板林先生说。

 

这一成功案例还催生了“蝴蝶效应”。目前,黄江镇已有4个社区借鉴该模式,计划改造类似边角地为停车场。

 

“47个车位看似不多,但解决了周边企业和居民的停车难题。”星光社区工作人员袁志平算了一笔民生账,该改造项目直接辐射社区250米内的企业和商铺,间接带动片区环境品质提升,社会效益远超经济投入。在他看来,用“微实事”积累“大幸福”,这正是“民生大莞家”品牌的精髓所在。

 

夜幕降临,富林美江巷道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照亮居民回家的路。这个由47个停车位编织的民生故事,正在东莞的城镇村落续写新篇。黄江用“微实事”撬动“大变化”,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镇情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更多这样的暖心变化正在东莞城乡上演。从一条巷道的蝶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停车场的诞生,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革新——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脚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上。这或许就是黄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生动的诠释。

 

 

采写编辑|游卓妍
图片|黄江镇公共服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