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燃气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市燃气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持续开展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今年年初,东莞市印发了《2025年东莞市用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从春节假期开始,分阶段、分步骤开展用气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逐家逐户排查、逐处逐项整改,严防死守、不留盲点,确保不再发生用气安全事故。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城管系统共出动检查组5213个次,检查人员19662人次,排查燃气场站、瓶装供气网点1697个次,排查餐饮场所25728家次,排查出租屋“三小”、场所、商住混合体等用户43025户次;排查安全隐患3825处,均已完成整改,其中整改不符合规范的灶具344台、燃气热水器1631台,整治可燃气体报警装置隐患237处,整改胶管、减压阀、接口、液化气瓶等其他燃气隐患1613处。
此外,根据《广东省关于做好城镇燃气用户安全用气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和省、市燃气安全管理工作部署,我市从今年3月1日起,全面取消用户自提气,进一步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实名制购气、统一配送、入户安检标准化全流程监管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持重拳打击“黑气”
净化燃气经营市场
在日常生活中,燃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一些不法分子却为牟取私利偷偷售卖“黑气”。今年以来,为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管部门持续加大联合执法和打击力度,让“黑气”无所遁形。
其中,3月19日凌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联合在全市范围开展“黑气”专项打击统一收网行动,其间抓获犯罪嫌疑人110名,打掉非法分销犯罪团伙8个,捣毁非法窝点53处,查获作案车辆59辆,扣押大小气瓶1197个,涉案金额约1433万元。
在严防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上,东莞开全省先河制定燃气管道“联防共保”工作制度,组织召开第三方施工风险防范培训会议,组织管道燃气企业与有关单位签订联防共保协议。4月1日印发《东莞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关于印发东莞市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涉燃气管道施工各责任人,组织会商会议、加强联防共保、强化应急保障,按季度通报涉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监管情况,实现共同防范。
与此同时,东莞还持续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组织行业专家、燃气企业对全市在运营的10522公里城镇天然气管道进行全方位排查,对老化及存在隐患的管道设施制定方案,按分级分类进行更换和整改。同时,大力推进“瓶改管”工程,通过财政补助激发老旧小区居民燃气改造积极性,推动符合范围的老旧小区“瓶改管”工作在各镇街、园区落地落实。
压实各方入户安检责任
提升用户安全用气意识
今年以来,全市城管系统督促燃气经营企业落实瓶装燃气“逢送必检”,提高入户安检质效,充分发挥送气工“宣传员、检查员、安全员”作用,确保闭环整改有关隐患问题。指导各镇街(园区)开展燃气安全“五进”宣传活动,用大声公播放燃气安全提示,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视频,宣传入户安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群众配合度和参与度。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开展“五进”宣传活动391场次,派发宣传单张31.74万份,向燃气用户发送燃气安全温馨提示信息1069.67万条。同时,组织房东签订《燃气用气安全承诺书》,配合燃气企业、属地部门进行入户安检,杜绝出租人“只租不管”现象。督促房东对租客特别是对新来莞租客及流动租客要重新进行入户排查和宣传,对于房东不落实提醒和整改责任,导致租户发生燃气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接下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持续以“安燃”十大行动为主线,以不发生亡人安全责任事故为工作目标,聚焦“基层排查整治、企业经营管理、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第三方施工治理、用气场所治理、全民宣传教育”六方面工作,全方位筑牢燃气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