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这些你以为的“长高妙招”正在耽误孩子
东莞+ 2025-04-08 19:15:07

近日,东莞市横沥医院春季儿童生长发育义诊圆满举行,人头攒动的义诊现场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身高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家长对孩子的身高要求,不亚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

对此,医生特别提醒,科学促长,要避免踩雷,有些看似有效的招,可能会让孩子的成年身高变得更矮。下面,我们将通过三个真实案例来看一下。

案例一

盲目进补,13岁男孩性早熟,骨骺提前闭合

小A今年13岁4个月,因1年多身高增长不明显,被父母带来横沥医院儿保科义诊。小A的父母都不高,按照遗传身高,他可以长到1米65。

由于父母都不高,所以,父母从小就比较重视小A的身高发育,从营养、饮食、运动、睡眠各个方面发力。他爸爸是跑步爱好者,从他6岁起带着他跑步,还给他报了课外篮球班、跆拳道班等。

所以,小A的身高12岁就长到了1米6,在同龄人中处于中等偏上,父母也比较满意。但近1年多来,小A的身高没有明显增长,并且已经变声了。

测骨龄发现,小A的骨龄已经达到16.4岁,骨骺已全部闭合,止步于当前身高1米60。

分析发现,虽然前期身高一直不错,但骨骺过早的闭合,让小A身高的增长过早结束。

追问原因得知,小A从小学就开始进补“三七、海马、海参”,因整个小学期间,孩子身高一直不错,从未测过骨龄,未意识到性早熟问题,现在才就诊,由于骨骺闭合,无法再增长,只剩遗憾。

医生提醒,三七、海马、海参、人参、燕窝、蜂王浆等要慎用,有致性早熟、加速骨骺闭合风险。

案例二

肥胖导致孩子长不高

吃得好,长得高。吃是营养物资基础,但过度进食,就会出现出了另一个问题——肥胖。

义诊中接待的肥胖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大部分肥胖儿童的骨龄都是超前的,且骨龄超1岁的不在少数,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医生提醒,肥胖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导致长不高。

案例三

心理压力大、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孩子发育

心理因素是家长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矮小孩子的家长,家长焦虑,孩子却表现冷漠。

诊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妈妈不停的抱怨孩子——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每天吃饭就像在打架”

“天天在家玩手机,赶都赶不出去”

“天天11点了还不肯睡”

“说的都不听,打也没用”

而孩子,或是淡定的坐在一旁,一言不发,或是直接在诊室和家长争吵起来。

医生提醒,孩子心理压力大、亲子关系紧张,也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健康科普/

春季如何促进孩子身高发育?

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正是孩子长身高的黄金季。如何促进孩子身高发育?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营养:均衡饮食,保证每天一个鸡蛋、500ml牛奶(不能用酸奶代替)、50g畜类红肉。少吃生长期短的肉类和水产品、豆制品以及高热量、高盐分、高糖分的食物,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2.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晚上10点至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运动: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一些伸展性和跳跃性的运动,多选和户外运动,运动时长每次不短于45分钟,每周不少于4天。

4.情绪:情绪也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与情绪变化,不无故责骂体罚孩子,尤其在进餐和睡觉前,多给与鼓励与支持,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5.定期体格监测:3岁以上的儿童每3-6月体格监测一次,骨龄每年监测1次。

文字:记者 冯文彦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