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东莞市东城外国语小学的人工智能体育教育示范活动现场,广东先知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引发了社会与市场的热切关注。作为从杭州走出的创业者,余旸带领团队在东莞实现了“人工智能+体育教育”的创新突破,其企业年复合增长率超100%的发展速度,成为东莞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
“如今回顾几年前扎根东莞的决定,我由衷觉得这是一个‘明智且幸运’的选择。”当听闻东莞即将组团奔赴杭州举办招聘会时,他难掩激动之情,毫不犹豫地为东莞投资环境点赞,“在东莞,我见证并亲身经历了梦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过程。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有着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厚的人才政策,还有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是我的‘第二家乡’”。
杭莞携手:双向奔赴的创业之约
余旸这位生在西湖边、长在运河旁的杭州伢儿,学术履历堪称璀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双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位曾在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担任最年轻终身教授的数据科学家,在2017年选择与东莞“双向奔赴”。
在与东莞的对接中,余旸团队感受到了“东莞速度”:从政策解读到场地勘察,从人才落户到子女入学,政府专班提供全周期服务。2018年,先知大数据正式落户东莞。
“我们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多个城市,东莞的产业适配度令人惊艳。”余旸回忆道。东莞制造业体系完备,覆盖30多个工业大类、6万多种产品,拥有1.1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工业制造企业超7000家。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仅松山湖高新区就聚集了华为、大疆等龙头企业,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作为东莞市重点引进的海归创业团队,先知大数据不断吸收培养人才,集聚创新智力资源,扎根东莞,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东莞乃至全国的政府与企业,推动数字政府、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进程。例如,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钢轨探伤系统“仲景”,目前已覆盖全国五分之一的铁路,为钢轨定期开展智能“体检”。经过4年的持续研发,今年2月,先知大数据发布了AI体育教育系列产品,并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人工智能+体育教育”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作为数字教育、数字政府等领域的产业互联网与数据服务方案提供商,我们在东莞专注于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降低决策门槛和成本,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东莞有政府真金白银的完善政策护航,有产业链伙伴携手创新的热忱。这座城市既懂千年莞香的传承,更懂数据脉搏的跳动。”余旸说。
深耕莞邑:产业沃土的成长答卷
创业中技术攻关永远都是艰辛的。在研发AI体育教育系列产品时,团队每年都会花上几个月驻扎在学校操场采集数据,整个系列产品的智能算法也经过了数百个大版本的迭代。余旸回忆:“技术攻坚阶段,我们团队几乎吃住都在实验室,终于突破了无感化动作高精度识别的技术瓶颈。”基于这项技术,产品不仅可以精准分析学生的动作,还能为每一位学生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当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产品被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快乐地使用着,看到团队多年的技术沉淀正为全国的青少年身心健康这项光荣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时,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就都不存在了。”
这份坚持换来了丰硕成果:先知大数据一直在健康且快速地成长,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核心算法设计和智能设备研发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公司目前已拥有过百项授权发明专利和数百个软件著作权,其中AI体育相关的就有11个发明专利和37个软件著作权,构建起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作为扎根东莞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我们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对科技创业者的包容与托举。”余旸说,东莞市政府不仅为团队提供了专项政策支持和应用场景开放,更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搭建起产学研对接平台——从设立数字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到协调本地院校共同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从开放校园与体育场馆作为技术试验田到组织教育装备产业对接会,每个成长节点都有政府精准护航。正是这种“敢为创新担风险”的魄力,让余旸团队的AI体育教育产品顺利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全省示范区的跨越。
目前,随着东莞“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模式的示范效应显现,已有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等地的数十家教育装备领域头部企业主动接洽合作。余旸正在政府指导下筹建智能教育装备创新联盟,计划以东莞为原点,联合上下游伙伴共同制定行业标准。这种“政企协同创新”的生态,正在吸引全国产业资源向大湾区流动——正如当年电子信息产业在东莞聚链成势,如今智能教育装备的新产业集群也将初现雏形。
更让余旸感动的是东莞的人文温度。当他为孩子入学发愁时,市领导亲自协调解决;团队成员落户遇到障碍,人才服务专员72小时内办妥手续。“这里不仅是创业高地,更是生活福地。”余旸将全家从美国迁至东莞,将东莞变为“第二家乡”。
双城对话:人才生态的创新宣言
“杭州的人才优势与东莞的产业优势,正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黄金组合’。”在即将举办的杭州招聘会上,余旸将以自身经历发出邀约:“在东莞,你的技术能迅速转化为产品,你的创意能马上对接市场,这里有‘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完整生态链。”
数据显示,东莞已建成38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人才总量突破280万,连续5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为吸引全球英才,东莞推出“莞邑人才卡”制度,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36项专属服务。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3000多个创业项目在这里孵化成长。广东先知大数据(余旸团队)便是在此孵化成长。
“我们正见证着数字浪潮与制造基因的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才与智能产线的同频共振,我们也热切期待,各位青年才俊在莞邑发光,于智造浪潮中绽放青春年华。”余旸的话语,道出了东莞吸引人才的核心密码——在这里,创新的种子总能找到最适宜的土壤,成长为参天大树。如同钱塘潮与珠江浪的交汇,杭州的创新因子正与东莞的产业基因发生奇妙化学反应。当数字经济的“杭州经验”遇见先进制造的“东莞实践”,这片改革热土必将孕育出引领全球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