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的习俗有很多:吃青团、放风筝、踏青、扫墓、祭祖等。那就让我们来聊聊扫墓这个习俗吧!
据说在清明扫墓的那一天,天空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连太阳公公也躲进了云层里,不愿意看到人们脸上的泪水。因为在那一天,不知有多少人因为思念亲人而嚎啕大哭,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你知道我们清明用来祭祖的花是什么花吗?最经典的代表是白菊花。你知道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祭祖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其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部分人群偏爱蓬莱松、唐菖蒲、排草等朴素、坚韧的植物。另外,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
每一年的清明都如此令人悲伤,那以前古代又会是如何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以前古代的清明节与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紧密相连……
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躲避迫害,流亡在外。在他的艰难岁月里,介子推始终不离不弃,甚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充饥。后来,重耳登上王位,成为晋文公,想要报答介子推,但介子推却隐居山林,不愿接受封赏。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抱着一棵老柳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悲痛欲绝,下令在那一天禁火,吃寒食,并定为清明节,以此纪念这位忠诚的大臣。从此,清明节不仅成为了扫墓祭祖的日子,也蕴含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还记得你的亲人是如何跟你说的吗?他说:“我会成为天上最亮的星星看着你的”。
老一代的故事结束了,属于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清明节教会我们铭记历史,感恩先辈,同时也鼓励我们拥抱生活,珍惜当下。我们同时也不要自暴自弃,相信你逝去的亲人也不愿看你这样子,让我们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作者: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四年级9班郭子睿;指导老师:李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