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今年重点打击假药、回流药、职业骗保人,7月起无医保药品追溯码不结算
读特客户端 2025-04-03 11:27:09

4月是全国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记者从广东省医保局获悉,广东今年把定点零售药店和“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纳入欺诈骗保自查自纠范围,还新增打击职业骗保人的重点整治任务,并大力推进药品追溯码应用监管,对“回流药”等违法行为实现精准发现、精准打击。

根据国家医保局部署,广东今年将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应用列为重要工作。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每个药品包装上都印有唯一的追溯码,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其应用有助于构建“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扫描药品追溯码,可以查询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信息,不仅可以有效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而且对药品倒买倒卖、重复销售、虚假销售、串换销售等欺诈骗保行为,能够起到防范和打击作用。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基本构建起全国药品追溯码数据体系。

今年7月起,全国医保将实行依码支付、无码不付,即医保药品卖药必须扫码,无码医保不结算。广东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全流程、全量采集,要求医保药品销售“应扫尽扫、依码结算、依码支付”,保障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合理规范使用。

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取药、买药时,可用国家医保局APP扫码查询相关信息,一旦发现所购药品是此前别人消费结算过的,那就是回流药,应该坚决投诉、举报和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学指出,将继续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监管系统,提高飞行检查的精准度。

据了解,截至3月底,全省共有537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采集追溯码子系统,接入率为97.90%,累计采集追溯码9.28亿条。广东将推进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现“监管到人”“处罚到人”,对定点机构医务人员和药店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实施“驾照式记分”管理,为诚信医者撑腰,向违规行为亮剑,用好医保基金。

“驾照式记分”管理模式既保留对定点医药机构的行政处罚、违约责任处理,又对涉事人员实施12分动态记分管理。如相关人员发生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根据严重程度一次最多可记12分。若一个自然年度内记分达到9分及以上,暂停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记分累计达到12分的,终止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

记者从广东省医保局获悉,今年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有三大重点:对定点医疗机构,重点打击虚假住院、虚假诊疗和过度诊疗等问题;对定点零售药店,重点打击药品倒买倒卖、虚假销售、重复销售、串换销售等欺诈骗保行为;对社会人员,重点打击职业骗保人。

广东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启坚介绍,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都要自查自纠,去年自查自纠范围是“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今年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省级飞行检查时,将重点检查这9个领域的自查自纠情况。

“所谓职业骗保人,指的是以非法获取医保基金为目的,长期、多次或组织化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个人或团体。”陈启坚表示,这类群体熟悉医保政策和业务流程,通过各种欺诈手段骗取医保基金,严重威胁医保基金安全,必须坚决予以打击。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