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算法治理问题引起各方重视,算法透明化已成为国内外算法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落实算法向上向善,平台算法公开是重要一步。3月30日的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抖音总裁韩尚佑宣布,面向社会首次公开抖音算法原理及平台治理体系,并同日上线“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
南都记者登录打开该网站可见,页面分版块详述了抖音推荐算法如何预估用户行为概率,并通过多目标建模等方式实现更优质、丰富的内容推荐。网站也披露了抖音平台治理的审核流程,阐述平台如何应对谣言、网暴等违规内容带来的挑战。

南都记者观察到,以算法公开推动算法治理,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监管层面,涉算法治理的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以法治手段增强算法透明度、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从平台实践看,近年来,以算法公开为抓手,以抖音、美团为代表的一众头部平台持续优化算法策略,积极推动问题解决。3月30日,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多家头部平台表态将持续规范算法应用生态,加之正式发布的《算法向善南宁宣言》,也让“算法向上向善”这一话题迅速蹿上热搜。
如何坚持主流价值导向,推动算法向上向善?平台、政府及社会又如何多方合力,共建良好的行业算法生态?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真正实现算法向上向善,须回归生效机制源头治理”
“之前抖音1月份说要搞的十项举措,现在官网正式上线算是迈出了一步。这种主动公开细节的做法,既是积极回应大家的关注,也算是主动接受大家的监督了,这个态度值得点赞!”交流中,谈及抖音公开算法,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向南都记者表示,“看来平台在推动算法透明和治理透明这事儿上是认真的。”
平台对算法透明化的认真,不仅源于行业发展中企业与用户双向奔赴的内生需求,更是AI技术狂飙中“安全护栏”发挥效用的必要规制。
“从技术方向来说,对抗性测试、知识注入攻击已经成为监测算法科学性和合规性的重要方向,这将倒逼算法开发者通过公开的方式来回应可能存在的质疑。”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云表示,算法公开应当成为AI时代人机协同的信任基石,透明化也是确保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关键,否则将任何不利后果归结于自动化决策,这不利于建立算法决策的社会信任。
在短视频直播领域,算法不仅是内容分发的中枢神经,也是平台生态构建的重要一环。这就意味着,一旦平台算法的设计与应用过程出现偏差,平台上相关使用主体的认知判断、行为决策会受到影响。因此,要从源头上实现对算法的有效治理,就需要在算法设计阶段就融入合规性和科技伦理的考量。
“要真正实现算法的‘向上’ 和‘向善’,需要回到算法的原理和生效机制源头去持续改进。”在当日下午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大会的发言中,韩尚佑以抖音多年来一系列的实操经验为例,指出算法虽然很复杂,却可以从源头上被“调教”和“驯化”。

他以抖音算法中的多目标推荐系统为例,表示抖音的推荐系统,已经几乎不依赖对内容或者用户打标签,而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网络计算,直接预估用户对内容的目标行为概率,如转赞评等,并将概率最大的相关内容推荐给用户。
“当前抖音算法已能在不理解内容的情况下直接预测用户行为,但大规模计算模型也带来了对理解算法的挑战”,韩尚佑介绍,少数不可解释的系统推荐行为,会令用户对算法产生“不可控”的陌生感。对此,抖音在实操中尝试了简单过滤内容限制推荐,以及对优质内容简单加热等策略,结果是算法数据循环都不甚理想,无法达到真正“向上向善”的内容推荐效果。
为此,抖音转换思路,专门训练了预估收藏和重复观看概率的模型,并将收藏按钮设置在首页最显著位置,从而极大改善了抖音中优质长内容的分发。为了引导推荐系统分发更丰富多元的信息,抖音建设和平衡了100多个类似“收藏”功能的不同目标,以解决单一目标下推送内容过度密集同质化的“信息茧房”问题。

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公开的社区多目标价值体系
“2024年,一条《450分钟解读红楼梦》的超长视频,最终获得了超过3亿的播放,700万的收藏。这是一个用户和算法双向奔赴的最佳实践。”韩尚佑举例称。据悉,2025年,抖音优质内容曝光预计将增加300%。

2024年,知识博主“米三汉”的一条《450分钟深度解读红楼梦》的视频获得了超过3亿播放量,700万的收藏
“这种‘从源头治理’的理念将更有助于构建出符合科技伦理、促进社会向上向善的算法体系,从而实现风险管控与价值创造的双赢局面。”交流中,复旦管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张成洪教授同样向记者强调了回归算法生效机制源头治理的重要性。"
破除“信息茧房” 严格高流量审核,共建多方参与的平台规则管理生态
事实上,消除“信息茧房”也是平台和用户共同的目标。单一内容过度曝光滋生的厌倦感,同样会导致用户体验与活跃度下降。仍以抖音为例,据介绍,抖音在算法中设置专门的探索流量,并优化了“不感兴趣”“设置屏蔽词”等功能,在增强用户对算法调控感的同时,还会基于用户社交等维度持续拓展其兴趣探索。
“要将以人为本的要求有机融入算法设计和开发全过程,尤其是在用户选择权方面规则要透明。能协助他们在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个性化选择。"张成洪也强调,平台不仅要给用户选择的机会,更要让用户的偏好与意愿能被即时、清晰地识别和满足,协助他们在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个性化选择。同时,还须多措并举提升算法推荐的多样性,防止用户陷入“信息茧房”。
这也正是当前头部内容平台算法治理的趋势。如韩尚佑在论坛中就介绍,抖音加强了推荐系统中对搜索行为的应用,让系统更实时地根据用户搜索兴趣进行调整,同时对用户已经表现出的兴趣,尽可能推荐更多样内容。包括同样兴趣点的内容不连续、密集出现;在推荐的每个环节,调整不同类型内容的出现比例;扶持长尾兴趣类内容等。
南都记者同时观察到,抖音首次公开的平台治理体系中,对于机器-人工协同审核机制有详细阐述,如初审、复审、三审的审核流程,及每一层审核环节对应的把关要点。据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介绍,流量越高的内容经过评估的次数越多,标准也越严格。
谈到人机协同审核的流量评估机制,刘云表示,对于平台而言,“流量越高的内容评估越严格”的机制采取了基于风险的治理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她同时提醒在关注高流量和内容评估机制时,“具体是如何识别和实施的,各平台都需要一些更具体的说明。”
算法的生命力来源于开放和信任。交流中,构建政府主导下多方参与的互联网平台良性规则体系,也是采访中多位专家谈及的共识。“监管力量是很局限的,要特别注重平台的自主管理体系建设,尤其要调动社会多方主体的参与度。”王四新向南都阐述称,以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其社交、信息服务属性具备明显的外部性、公共性,其整体内容生态的形成演进过程,本质就是各方博弈共建的动态平衡。内容推荐和治理机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倾听多种声音。
据悉,抖音此前曾发布《社区医疗健康公约》,邀约专业人士及媒体共同对如何治理“账号伪造资质”“虚假营销”等问题提出建议,在平台治理中也正持续建设社区规则的公开评议机制。“某些内容下不下架,某类视频限不限流,通过社区管理规则的公开,让社区内容决策的权限更多向用户下移,这是非常好的举措,也是未来平台内容治理的一个必然方向。“王四新表示,这类动作意味着行业头部在推动平台算法治理透明化的措施正逐一落地。
此外,刘云还提到,提高平台算法的可解释性也是AI的重要发展方向,张成洪亦持同样看法:“未来的算法治理亟需推动可解释技术的发展,使算法行为更加透明、可理解,为监管和公众监督提供坚实支撑。”
文 / 南都记者 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