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时节,放眼东莞,荔枝花竞相绽放,散发出淡淡清香。在“荔枝之乡”东莞市大朗镇,一位来自清远的养蜂人——陈桂成追逐着荔枝花香,在此处“安营扎寨”,开启其一年一度的“甜蜜工作”。“荔枝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花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每次我带着蜜蜂来到这里,都能采集到优质的荔枝蜜。”陈桂成说,大朗盛产荔枝,而且今年的荔枝花开得特别好。
位于大朗犀牛陂村的荔枝园,几顶翠绿色帐篷静静矗立。帐篷外,数百个蜂箱整齐排列,成群的蜜蜂在花田间穿梭,陈桂成正在忙碌着。陈桂成今年42岁,从事养蜂这个行业已有十六年,在每年大朗荔枝花开的季节,他就会带着他的蜜蜂大军,一路颠簸来到大朗采蜜。
他蹲在蜂箱前,一边熟练地抽出蜂筐查看蜜脾情况,一边对记者说:“一年到头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但我从2016年起就几乎每年都来大朗采荔枝蜜。荔枝花开的时候,就是我最忙碌也是最开心的时刻,那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
大朗的果园主李先生对陈桂成和他的蜜蜂们非常欢迎,为他提供舒适的住房和基本的生活用具。但为了更方便地照料蜂箱,陈桂成还是选择住在蜂箱旁自己搭建的帐篷里。帐篷虽然简陋,里面却摆满了满足生活日常所需的基本家当,从锅碗瓢盆到被褥衣物,一应俱全。对他来说,这就是流动的家。
“养蜂是个体力活儿,养蜂人的苦不在吃住,转场时长途跋涉,连夜装卸近百个蜂箱,每箱六七十斤重,腰都直不起来。”陈桂成直言养蜂非常辛苦,以前是父亲带他出来采蜜,后来父亲年纪大了,不方便东奔西走,现在他就一个人单干。采集荔枝蜜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脱蜂、割蜜、摇蜜、过滤等一系列专业繁琐的操作。据陈桂成说,养蜂人经常会被蜜蜂蜇,但习惯就好了。对于被蜇他笑称自己已经“免疫”了,不会感觉到疼痛和不适。
陈桂成平常需要定期收取蜜糖和蜂王浆,还要定时检查蜜蜂的情况。虽然日常一般无需喂养,但在寒冬无花等特殊时期,他们还是要为蜜蜂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源。收取蜜糖的频率不能太频繁,否则会影响蜂蜜的波美浓度和口感。“一般一个礼拜收取蜜糖一次,这样既能保证蜂蜜的品质,又能让蜜蜂有足够的时间酿蜜。”陈桂成向记者展示他新收取的荔枝蜜并介绍说,这蜜丝能拉出三指不断,滴在草纸上不晕开才算合格。
谈到蜂蜜的价格和收益,陈桂成表示今年的荔枝蜜收购价格与往年相差不大,约三四十元一斤。他预计今年在大朗能采蜜约5千斤,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他说:“养蜂这行要看天吃饭,好的年份收入能达20多万元,只要勤劳肯干坚持下去,总能在这片花海中淘到金。”
然而,这份甜蜜的事业也并非没有风险。陈桂成表示,虽然正常情况不会有太大风险,但他也听说过同行因蜜蜂误入喷洒农药的果园导致蜂群集体死亡。为了避免这种损失,蜂农们每年都会去相对固定的采蜜点。陈桂成来大朗,每次都是去犀牛陂村李先生家的荔枝园采蜜,彼此已经成为朋友,陈桂成每年都会赠送给李先生一些优质的荔枝蜜。
蜂农和果农互相帮助,不仅使蜂蜜的品质得到保障,还能降低潜在的风险,促进果树授粉,提高荔枝产量。对于采集到的蜂蜜,陈桂成说:“原蜜无需加工处理,封装以后常温保存即可。因为蜂蜜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防腐性能,只要密封得当,就能长时间保存其品质和口感。”
当被问及为何坚持这种漂泊生活时,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望着连绵的蜂箱笑了:“一半是生活,一半是理想。就像荔枝树离不得岭南水土,我们养蜂人离不得四季花开。只要还能追着花期跑,这日子就透着甜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