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在青瓦间穿梭了二十余载,把母亲的童年和我的年少编织进同一片泥土。外婆的菜园子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像翡翠匣子收拢着两代人的笑声与阳光。
春日清晨,外婆抱着竹编种子罐,脚步惊醒了沉睡的泥土。外婆的锄头刨开松软的泥被,像给大地盖上巧克力色的被褥。六旬的外婆挥锄时,脊背弯成新月,比啄木鸟啄木还欢!亮晶晶的菜籽像小星星跳进垄沟,我总爱学着外婆的样子,把种子埋进“被窝”,再轻轻拍平。菜园角落那口老手摇井,总被我唤作“水魔法机”——铁手柄“吱呀”唱起歌,清甜的泉水扭着银蛇腰钻出来,水桶咕嘟咕嘟喝成大肚汉。外婆挑着扁担走在田埂上,麻绳甩出欢快的波浪线,我跟在后面,裙摆沾满了泥土的芬芳。
盛夏午后,菜园成了欢乐剧场。知了在叶间奏响交响曲,嫩绿的青菜列队站岗,茄子挺着紫肚皮,像是刚从童话里走出来的胖先生。最热闹的要属外婆用青石板砌成的小池塘,鸭子踩着水花跳芭蕾,小脑袋猛地扎进水里,又扬起晶莹的水珠,像在玩捉迷藏,有趣极了!外婆总说:“这是鸭子在给咱们表演杂技呢!”我蹲在池塘边,数着鸭掌拨出的涟漪,咯咯笑个不停。
秋阳暖暖,菜园成了调色盘。藤蔓染上金黄,叶尖缀着深红,辣椒举着火红的小灯笼,在秋风里摇晃着倔强的笑脸。南瓜枕着枯叶打盹,肚皮上还留着外婆掌心的温度。外婆总爱摘下最大的南瓜,变出香喷喷的南瓜粥,粥面上漂着桂花,甜得能拉出丝来。我用勺子舀起一勺,暖意便顺着喉咙流进心窝。
冬日黄昏,菜园虽冷清,却藏着最暖的魔法。外婆总能变出新花样,用湿润的泥块垒起小土窑,窑口贴着金黄的玉米饼,烤得鼓起泡泡。半小时后,揭开泥块,嫩滑的鸡肉裹着锡纸,混着红薯的香甜,香气像调皮的孩子,在寒夜里蹦蹦跳跳。我们围坐在土窑旁,冻僵的手指被热气暖得发烫,外婆总笑着说:“这是菜园子给我们的冬日礼物。”
外婆的菜园不只是菜篮子,更是装满故事的百宝箱。在这里,时间酿成了坛子里的酸梅酒,爱长成了架上的藤蔓,温暖开成四季不败的花。我会永远记得,那个总爱穿碎花围裙的身影,在泥土里播下希望,在四季中收获爱的模样。
作者:东莞市大朗镇新民小学四年级2班叶睿航;指导老师:姚苑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