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
七县区晒2024成绩单
擘画2025年发展蓝图



南海之滨,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
随着惠城区、惠阳区两会闭幕,
惠州七个县区都拿出了
2024年发展成绩单和
2025年蓝图,
助力惠州迈向“万亿元级城市”。
01
翻阅七县区2024年“成绩单”,我们会看到既有惠城区这样的“全能选手”,也有大亚湾区这样的“产业尖兵”;既有博罗“连年进位”,也有惠阳“触底逆袭”;既有仲恺“黑科技”,也有龙门“生态绿”、惠东“海洋蓝”……
作为“长子”,惠城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6亿元,总量保持全市第一,中心城区城市首位度更加凸显。在这一年里,惠城区坚持市区一体,持续打造“四个惠城”,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在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等重要经济数据中,稳居全市首位,再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上榜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奋力奔跑一年,2024年惠阳区交出了答卷:地区生产总值868.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惠阳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同比下降2.4%,上半年这项指标转为同比增长1.0%,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实现同比增长4.1%,全年经济增速达到4.4%,走出了一条由负转正、积极向上的曲线,GDP增速走在全市前列。主要指标由负转正,恢复正向增长,一系列数据表明,惠阳经济重回向上增长轨道。

惠阳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摄
惠东县加速传统产业与新能源的“双突破”,2024年,“惠东女鞋”发展进入快车道,鞋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入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领域实现新突破——惠州LNG接收站一期投产,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竣工,形成“老树新枝”与“新树成林”并进格局。同时,现代渔业蓬勃发展,5宗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签约落户,继续向海图强。
2024年,博罗县全国百强县排名跃升至66位,三年进位23名;GDP达952.24亿元,增速全市第三。2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4项总量、12项增速居全市前三位,入选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博罗以制造业强县战略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扛起全国百强县的责任和担当,成为惠州冲刺“万亿元级城市”的重要支撑。
博罗县城风光。博罗县供图
生态一直是龙门县最大的优势和最亮的底色,2024年龙门立足生态价值,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全市第一,旅游收入增长14.3%;加快推进154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及沿途驿站全面动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在建及竣工项目共143宗,新签约项目54宗。同时“大抓项目、抓大项目”,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南昆山。惠报全媒体记者罗剑业 摄
大亚湾区石化产业竞争力再攀高峰。2024年,大亚湾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671亿元(总量全市第一),石化区连续6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大亚湾以“六个一流”标准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坚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发展平台,优越的区位优势,这些都为该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仲恺高新区“高”“新”智造领跑全市,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和存量数、数字化转型企业总量和转化率均居全市第一,入选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1.75亿元。该区聚焦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同时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为突破口,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尖兵”。
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区县立足资源禀赋,在各自擅长的赛道上发力,形成“中心辐射、产业互补、生态赋能”的协同体系,对全市整体经济产生了多极驱动。
02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州将毫不动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惠州七县区继续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惠城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为发展主攻方向,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仲恺高新区将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当好惠州建设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主战场”……
惠城区风光。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强链延链”“产业集群”等词汇,在各县区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文件中高频出现,七县区的产业结构实现“矩阵成势”,向着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迈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湖一体”“两湾联动”,将是2025年惠州县区发展的热词。惠城今年将加强与仲恺高新区一体化发展,围绕500万人口规模的中心区要求,重新打造交通格局和功能分区;惠阳将依托深惠城际、深惠快线等重要廊道规划建设,谋划惠阳与惠城、仲恺产城融合发展,加强与惠东、大亚湾的联动,主动融入全市“两湾联动”发展格局。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2025年里,七县区更多重大项目将从“规划”变成“实景”。大亚湾区谋划申报“两重”“两新”“三大工程”项目100宗以上、总投资超210亿元;争取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47宗、完成年度投资302亿元以上。博罗将抓好供地未动工、在建未投产和招商未落地等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安排169宗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7亿元。惠东要推动初步安排的81宗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1.7 亿元以上。这些跳跃的数字已经或者即将变成家门口的新公交线路、年轻人手机里的招聘启事,以及超市货架上更多“惠州智造”的惊喜。

深湾融创中心将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绘图:惠州日报社AI媒体应用智能实验室
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惠州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最有力抓手和重大机遇。龙门县和博罗县作为主战场,今年两县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均用了大篇幅来谋划这一要事。
罗浮山。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2025年,龙门将高质量建成最美旅游公路及沿线驿站,引进各类文旅、康养产业项目,打造集人文历史、商业消费、社区休闲、文旅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阵地。博罗则将发挥罗浮山生态资源和优势,实施“罗浮山整体提升计划”,做好“山上”“山下”文章,推进总投资6.9亿元的15宗“山上”项目建设,总投资69.3亿元的45宗“山下”项目建设。
龙门温泉。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除此之外,今年各县区均对“百千万工程”做了进一步的谋划。以头号力度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正为惠州城乡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共美,一幅“城有活力、乡有韵味”的和美画卷正在惠州大地徐徐铺开。

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统筹:惠州日报记者曾兴华 林奶花
采写: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 谢菁菁 黄尉宏 赖金朗 李燕文 黄宇翔 匡湘鄂 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