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莞城中心小学举行“倾听课堂”教学研讨会
东莞+ 2025-03-28 19:30:01

327日,莞城中心小学举行“倾听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特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崧舟教授现场指导,莞城教育管理中心有关领导、教研员,以及莞城各学校教师代表齐聚一堂,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实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以倾听为桥梁,贴近学生思维

教育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凝聚着“说”和“听”的力量。莞城中心小学副校长彭才华介绍了该校一直以来在“倾听课堂”的思与行。他说,在课改的历程中,学校提出了“听见—听懂—听明”的课堂递进逻辑,教师在课堂是引路人和掌灯人,教师的言行要贴近孩子,并勉励教师们践行“静、近、敬”三原则,课堂要静一点、近一点、敬一点,以倾听为桥梁,贴近学生思维,让课堂成为滋养思维成长的沃土。

本次研讨会,莞城中心小学精心策划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倾听课堂”示范课,供教师们观摩、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新路径,让“倾听课堂声音,赋能生命成长”一路生花,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在语文学科专场,陈美言老师以《芙蓉楼送辛渐》为典范,引领学生们穿越千年时光,触摸诗人王昌龄的孤高心境。在数学学科专场,戴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展示了示范课《鸽巢原理》,以倾听为纽带,以追问为策略,让数学原理成为学生自我探究的发现。在英语学科专场,袁小斌老师与孩子们共同展示了《Unit 3 Where did you go? B. Read and write》示范课以倾听为底色,评价为情感联结,助学生从听见至听懂,再到听明,实现思维成长。

莞城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玮表示,倾听课堂关键在于“情动而词发”,语文课堂应构建“作者—文本—师生”的三维倾听网络,不仅倾听学生,更引导学生倾听诗人的精神独白。“倾听课堂应给予孩子安全、愉悦、有思维品质的成长体验,为他们提供丰足养分,助力他们成为更好的自主学习者,让课堂迈向更美好生态。”莞城中心小学副校长罗羽认为。

莞城教育管理中心数学教研员阳志强老师指出,“听”的质量取决于“说”的质量及对“听”的理解,教师要从学生反馈中读懂思维触点,让师生在倾听中实现与数学的深度链接,让倾听成为教育的美好开始。

让思维种子在倾听的沃土上绽放成春天

研讨会特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崧舟教授以《“同情的理解”与“理解的同情”》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深刻阐述“倾听始于文本细读,终于生命共鸣”的教学理念。

“倾听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倾听。”王崧舟教授结合《芙蓉楼送辛渐》课例,提出“三阶倾听法”:一阶倾听文字表层,二阶倾听作者心象,三阶倾听自我回响,强调教师应化身为“文本译者”与“心灵向导”,帮助学生在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中抵达精神原乡。

“倾听不仅是耳朵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触碰。”王崧舟教授鼓励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情感的交流与共鸣,在教学中学会取舍、设计情境,并始终保持对文本的敬畏与激情,方能实现“优质高效”课堂。通过“三阶倾听法”,学生们能够逐步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意图,最终与自我内心产生回响,实现精神的成长与升华。

“在倾听的沃土上,每一粒思维的种子都将绽放成春天。”莞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尹凤葵表示,学校始终秉承“倾听文化”理念,“倾听课堂”与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主体性”理念不谋而合,王崧舟教授的精彩指导为学校学科融合注入了宝贵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智慧。未来,莞城中心小学将继续以倾听为舟楫,在核心素养的江河中溯流而上,让教师的耳畔常驻花开的声音,让课堂的留白处涌动着思维拔节的韵律,让每一次追问都成为点亮灵魂的星火。

文字:刘召 图片: 刘召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