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水乡样本”亮相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会议
东莞+ 2025-03-28 16:23:48

市民平均等候与办理整体时长下降45%;工程项目核查环节平均所需时间大幅缩减至原来的40%;重大产业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动工平均用时压缩至37天……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会议上,水乡经济区管委会系统展示了政务服务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水乡样本”。

智慧政务,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据介绍,水乡经济区以“湾区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推进“政务云厅”审前服务新范式,通过开发审前服务平台、统一知识库转化和市区镇三级协同服务,率先在麻涌镇、道滘镇搭建“审前服务专区”。改革后,麻涌镇平均等候与办理整体时长下降45.14%,退件率归零;道滘镇平均等候时长下降38%,平均办件时长下降13%。

同时,通过政企共建模式智慧政务服务点,创新“机器+人”服务与“移动窗口”驻点,打通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联合市镇两级企业服务团队,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办事预审等“一站式”服务。梳理企业开办、变更、准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事项清单,探索以区镇两级力量搭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动更多涉企事项下放,为水乡经济区落户企业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

审批改革,激发项目建设“新活力”

水乡经济区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难点,创新推出“核审分离”协同模式,围绕已承接的市级审批事项,对审批全链条进行划分重构,将预审和核查环节前移至政务服务部门负责、各业务审批部门集中精力做好实质性审批及批后监管,充分发挥了政务服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各自优势,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同步开发的智能辅助审批系统,通过AI算法自动校验施工许可核查要点,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许可事项核查环节的自动校验、辅助核查,核查环节平均所需时间大幅缩减至原来的40%。

打造纵向联动市区镇三级帮办代办服务团队、横向贯通管委会各部门的服务体系,为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流程咨询、业务指导、审批协调服务,促进项目预审、秒批、即建。服务团队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全面梳理各类审批环节倒排表,将土地挂牌“等待期”变为“预审期”,将各部门审批“接力跑”变为“并排加速跑”。2024年水乡五镇全域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成效突出,累计服务7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近400亿元,涉及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的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动工平均用时压缩至37天,比2023年缩减了约43天,项目动工效率显著提升。

数字赋能,筑牢基层治理 “智慧网”

水乡经济区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路径,建设了审前服务、辅助审批、高效水乡、产业地图等系列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聚焦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率先构建投资项目“一网统管”平台,现已整合93个商机、41宗招商地块及129个重大项目全流程数据,初步实现投资项目全过程的“一网统管”。

同时,深化基层治理数字化应用,积极与各市直部门协调沟通,高位统筹整合政务数据资源,汇聚雪亮工程5000多路视频及各市直部门100多项专题数据,在市内率先对接复用市数字城管10多种AI算法,加上自主开发的10多种特有的AI算法以及补充建设的多路满足业务管理应用场景需求的视频监控,初步在试点镇实现城市六乱治理、危化车辆管理、违停治理、地块管养等约20个基层治理事项的“视频+AI”自动识别和闭环处置。2024年11月上线以来,已高效化解城管、交通等领域工单500余件,推动治理效能向“智治”跃升。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水乡管委会供图 编辑:钟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