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广东医科大学揭牌成立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

据了解,东莞分中心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并进”的发展思路,重点针对广东地区南药资源如沉香、化橘红、广陈皮、高良姜等进行深入研发,建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基于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茶等多种大健康产品,开展广泛的产学研深度合作。计划1-2年内建成一支高层次应用型南药产品开发科研及生产团队,积极开展南药创新研究及相关产品小试、中试、生产工作;3-5年内基本建成成熟的高水平南药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为南药道地药材研究、开发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及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大健康产品。
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东莞中心将依托广东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建设活性成分及生产工艺研究室,依托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中医药防治消化道疑难病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药理及检验分析研究室,依托广东京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建设产品生产车间。加强南药资源基础研究及综合利用,积极开展沉香结香机理及沉香灵芝相关产品开发,化橘红黄酮、野漆树苷、柚皮苷、多糖在抗癌、哮喘、尘肺病、肺结核、肺结节等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等研究项目,开发基于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茶、液体及固体饮料、膏方产品、化妆品、洗护用品等大健康产品,努力突破化橘红、沉香、广陈皮、高良姜等南药材料的活性成分分析及制备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制剂、质量标准及药理学研究等方向的关键技术,打造南药特色产业高地。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晖教授表示,东莞分中心的成立,是总中心对学校药学学科发展的高度认可,也饱含着对广东医科大学深耕南药现代化、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殷切期望。
东莞分中心的揭牌,是广东医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一个重要行动,是学校加强平台建设,推进有组织科研,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的重要突破,是学校响应“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东莞分中心将依托学校科研积淀,深入推进中医药产业链赋能、人才链攻坚,为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莞分中心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