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莞 | 用AI打开东莞的无限可能
东莞+ 2025-03-28 10:16:40

插画/郑伟华

忽如一夜春风来,AI在东莞席卷各行各业,智慧平板、技术平台、人工智能等正在快速融入东莞校园,小学课堂有了“黑科技”。而东莞制造中的“黑科技”更是接连登场,一批新突破正在路上。

在AI这条赛道上,东莞正加速前进:DeepSeek率先官宣接入东莞;MatChat大模型在松山湖造起科研创新范式;灵犀岛在滨海湾新区拔地而起。近日,vivo也官宣进入机器人赛道,vivo机器人LAB正式成立,重点聚焦家庭机器人领域。东莞智造正在不断“出圈”。

AI之风,起于西隅,盛于东土。如何让AI更快更好地“落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东莞正在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努力抢占AI高地。AI岛、大模型、全力拥抱AI与机器人……这座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双万之城,既有强盛的AI需求,又有足够丰富的AI运用场景。

就在上周,“2025华为云城市峰会”在东莞举行,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宣布开服,这是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大模型中心计划在2025年打造50个以上的“AI+”先进示范应用场景,到2027年这一目标将扩大至135个。“AI+制造”的“东莞模式”将为全市企业提供AI智能算力服务和AI应用场景模型,赋能传统产业、制造业企业智能升级。专家指出,这不仅是东莞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也是对全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东莞制造和AI能这么“合拍”,背后离不开给力的政策支持。今年初,东莞市政府重磅发布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构建算力供给体系、推进工业垂直领域模型创新应用、拓展AI+制造应用场景到AI人才引进,东莞市为制造与AI融合提供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政策支撑,用顶层设计铺就转型快车道。

风劲好扬帆。“AI+制造”发展新模式,重新定义“东莞制造”的内涵,是东莞对时代的又一次拥抱。东莞正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在“智造”的海洋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奋勇前行。我们坚信,东莞必将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东莞智慧”与“东莞力量”。

文字:汪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