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东莞召开2025年全市科技系统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家、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24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并对2025年全市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部署。市政府副市长黎军,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科技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产业科技”主线,提升科技指标质量,科技创新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强国、科技强省、科技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全市科技系统要着眼大局、真抓实干,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推动高水平科技产业融合,实施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和挑战,深刻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以目标导向,确保完成科技硬指标、硬任务;要加强各方资源的协同联动,把“创新联合体+中试平台”打法落实到“3+3”工程各环节上,把项目和政策资源落实到“8+8+4”产业体系上,落实到各镇街(园区)和企业上。
会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石龙镇、塘厦镇、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作典型发言。会议还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投入等科技专项工作成效突出的先进镇街(园区)进行通报。
【数说2024】
科技创新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研发投入方面,2023年全市R&D占GDP比重为3.91%,居全省第3。
高企培育方面,全市高企总数增至10200家,居全省地级市第1、全国第11位。其中,长安、松山湖、塘厦、虎门、东城、寮步的高企数量都在500家以上。
技术合同登记交易方面,2024年全市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736项,合同成交额95.33亿元,居全省地级市第1。
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3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7项,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1,新增本土国家杰青1人、连续两年实现本土国家杰青项目立项。
省级人才项目方面,新增1个团队和52个个人项目获立项,其中省平台个人项目居全省地级市第1。
省科技奖获奖方面,推动东阳光药业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延伸阅读】
一、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成效突出的镇街(园区)
(一)综合评价优秀的镇街(园区):大朗、塘厦、谢岗、虎门、麻涌、道滘、厚街、洪梅、桥头、凤岗。
(二)综合评价良好的镇街(园区):常平、望牛墩、茶山、东坑、樟木头、大岭山、沙田、清溪、寮步、松山湖、万江、长安、石龙、黄江、高埗、石排、东城、企石、石碣、横沥。
(三)高企认定目标完成率前10名的镇街(园区):洪梅、大朗、麻涌、谢岗、道滘、塘厦、望牛墩、虎门、桥头、厚街。
(四)高企申报目标完成率前10名的镇街(园区):洪梅、麻涌、谢岗、桥头、石龙、凤岗、沙田、大朗、塘厦、樟木头。
(五)高企认定数量前10名的镇街(园区):长安、松山湖、塘厦、虎门、东城、常平、寮步、厚街、大朗、横沥。
(六)高企净增长量前10名的镇街(园区):塘厦、大朗、虎门、厚街、道滘、凤岗、常平、谢岗、桥头、松山湖。
二、2024年全市研发投入工作成效突出的镇街(园区)
(一)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镇街(园区):松山湖、长安。
(二)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0%的镇街(园区):松山湖、长安、桥头、黄江、清溪、谢岗、东坑、寮步、石排、横沥、企石、塘厦。
(三)研发投入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的镇街(园区):谢岗、沙田、寮步、南城、桥头、凤岗、虎门、樟木头、洪梅、大岭山、大朗、莞城、企石、厚街、石排、石龙、塘厦、道滘。
(四)研发投入经费支出(上报数)最大的十个镇街(园区):松山湖、长安、塘厦、清溪、寮步、虎门、东城、厚街、常平、凤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