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小卫士栏目|散光:眼睛里的 “相机失焦”
东莞+ 2025-03-27 12:06:19

本期特约老师: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治医师 杨淑贤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眼睛看不清东西可不一定都是近视哦,今天我要带大家认识青少年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说到视物模糊,除了大家熟悉的近视,其实散光也是常见的 “视力捣蛋鬼”呢。

想象一下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相机,而散光就像是相机镜头表面出现了细微的凹凸不平。这种特殊的光学异常会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无法精准聚焦,就像相机镜头起雾时拍出的模糊照片一样。这种常见的视力问题,根源其实是我们的角膜或晶状体没有形成完美的球面弧度。

成因:先天与后天的较量

绝大多数散光源于角膜的“不完美”。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角膜应该像光滑的半球形镜面,但散光患者的角膜可能更像橄榄球表面,存在不同方向的曲率差异。这种形态异常大多数是先天形成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角膜或晶状体生长不均衡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散光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儿童生长发育,其程度可能发生改变。后天性散光则多与角膜外伤、角膜炎、圆锥角膜等疾病相关,也可能因白内障导致晶状体形态改变而引发。

视觉表现:不只是模糊,还会眼胀、头痛

轻度散光(≤100度)可能仅表现为视物轻微变形,尤其在光线昏暗时容易视疲劳。当散光度数超过 150 度,典型的症状开始显现: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物体边缘都会出现虚影或重影,长时间用眼后常伴有眼胀、头痛。这种视觉困扰与近视最大的区别在于:近视是看远模糊但看近清楚,而散光则是所有距离的视觉质量都受影响,且物体边缘会出现类似 PS 滤镜处理后的光晕效果。

应对散光的科学方案

对于50度以内的生理性散光,若无明显症状可不矫正。当散光影响视力或引起视觉疲劳时,矫正手段包括:

1)框架眼镜:需精准测量散光轴向,采用特殊设计的柱镜片;

2)角膜接触镜:硬性角膜接触镜可通过泪液层形成规则光学表面,尤其适合不规则散光;

如果平时看东西模糊,不一定是近视引起的,建议同学们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如果确诊是散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矫正方法,比如配镜或者定制其他治疗方案。需特别注意的是,突然加重的散光可能是圆锥角膜等疾病的征兆,需及时就医排查哦。

文字:冯静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