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多D|葡萄酒中有沉淀物,是变质了吗?
东莞+
2025-03-27 12:06:01
本期主讲人: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小老师 多多
同学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家人或亲友会聚在一起吃饭,喝一点葡萄酒。相信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你已经发现,装在葡萄酒瓶里的酒体呈深红色,最奇怪的是常常会发现有一些类似杂质的沉淀物会沉在瓶底,如果这一瓶酒倒到最后一杯时,甚至可以直接在酒杯里看到这些看似脏东西的沉淀物。
老师知道你现在有了新的疑问——“这些东西能喝吗?是不是处理不到位,让脏东西灌入酒里了?”“这些沉淀物是什么?是不是葡萄残渣呢?”
多多老师在此回复大家的疑问。葡萄酒出现固态沉淀物属正常现象,常见以下三种:一是酒石酸结晶。酒石酸是葡萄酒中主要有机酸之一,通常溶解在酒液中,温度偏低时会与酒中的钾离子结合,以晶体形式析出,形成酒石酸结晶;二是酒泥或酒渣。主要包括酒精发酵结束后死去的酵母细胞、葡萄皮、葡萄梗和葡萄籽等;三是酚类化合物等物质。葡萄酒在陈年(即贮存)过程中,酚类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些固态化合物并积聚在酒瓶底部。
出现上述沉淀物与葡萄酒酿造、陈年相关,对人体和葡萄酒的品质都是无害的,可以放心饮用哦。
但是,多多老师也要提醒大家,当葡萄酒受到细菌、霉菌、醋酸菌等微生物污染或是储存不当时,可能产生不同于上述三种情况的云雾状或絮状沉淀,因漂浮于酒液,使其浑浊、不透光。出现这类情况的葡萄酒基本已经变质,不能再饮用了,当大家发现这类葡萄酒时,别忘了提醒家人,适时丢弃哦。
文字:冯静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