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泛黄的书页上,我正在读《资治通鉴》中唐朝安史之乱的故事。忽然间,书页上的墨字泛起金光,竹简纹样的光晕如涟漪般荡漾开来……
等我再睁眼时,青砖城墙上斑驳的箭痕正渗出鲜血的腥气,远处旌旗猎猎,将我的校服衣角吹得簌簌作响。
“小友何故在此?”浑厚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转身望去,但见一位身着明光铠的中年将领立于城楼,战袍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他身后临时搭起的军帐中,几幅遒劲的书法墨迹未干,其中“守死善道”四个大字如刀刻斧凿。当我问及时局,他凝望北方沉声道:“颜氏清臣,今奉天子诏令镇守平原。”话音未落,地平线突然腾起滚滚烟尘——叛军的铁骑来了。
刹那间,乌云蔽日。千万支箭矢如暴雨倾泻,我在箭垛后蜷缩成一团,听见流矢“夺夺”钉入木梁的闷响。颜将军却如青松挺立城头,嘶哑的嗓音穿透战鼓:“擂石准备!弩手换三叠阵!”城墙下,断戟折矛堆积如山,新补上的守军踩着同袍的血迹冲上战位。有个年轻士兵被流矢射中咽喉,倒下时还死死攥着半截唐旗。
鏖战持续到暮色四合,当最后一支叛军火把消失在荒野时,整座城池都在余烬中颤抖。我望着颜真卿布满血丝的双眼劝他歇息,他却指着城外尚未收殓的尸首:“这些二郎哪个不是父母心头肉?他们既能为大唐守土,我堂堂刺史岂敢惜身?”月光落在他甲胄的裂痕上,映出点点寒星,恍若那些永远留在《祭侄文稿》里的泪痕。
晨光刺破梦境时,枕边的《多宝塔碑》字帖还泛着墨香。我轻轻抚过那些力透纸背的笔画,忽然懂得:原来青史丹心,从来都不是轻飘飘的墨迹。那些穿越时空的铿锵之音,那些湮没在岁月里的无名骸骨,都在告诉我们——盛世,从来都是有人以血肉为砖石筑就的,和平,向来都来之不易!
教师评语:
这篇习作以瑰丽的想象力架起时空长廊,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怆与《多宝塔碑》的刚劲熔铸于穿越叙事。你不仅用“明光铠上未干的血迹”“攥着唐旗的年轻士兵”等鲜活动人的细节还原了历史现场,更以“青史丹心非轻飘飘墨迹”的感悟,将书法艺术与家国情怀编织成震撼人心的精神图谱。这般兼具文学灵气与历史厚度的创作,让老师看到了少年心中燃烧的文化火种!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 4班 张钰晟;指导老师:黎远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