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召开。2024年东莞商务交上了怎么样的成绩单?2025年怎么干?记者为你划了重点:
2024年成绩单
外贸:结构优化量质齐升
全年外贸进出口累计13880.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保税物流“生力军”带动作用显著,同比增长18.1%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压舱石”作用凸显,同比增长5.9%,好于全国、全省。
跨境电商逆势增长0.6%。
市场采购规模位列全省试点城市第一。
精心组企参加第135、第136届广交会。
推动空港中心全年进出口近170亿,提前完成全年百亿目标。
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加力
结合产业特色上线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汽车、家电、3C等活动全年核销国债13.5亿元,关联消费超123亿元推动全市社消零全年增长0.5%。
推动山姆会员店、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美团小象超市、盒马鲜生等重点商贸项目陆续落地。
组织3600家次企业参加“粤贸全国29场境内展。
协力办好草莓音乐节等大型活动,推动商贸文旅更好融合发展。
外资:靶向攻坚努力挖掘
出台《东莞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3年合计约1亿元的专项奖励扶持资金。
促成两宗超亿美元项目及两宗超5000万美元项目落地。
新设外资企业1446家,同比增长5.6%。
全年实际外资53.4亿元,增速好于全国全省,总体好于全国、全省。
2025年规划:聚焦关键重点精准发力用力
一是多措并举促消费、扩内需
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按照上级部署继续加力扩围,当前要做好新旧政策衔接和新政策的解读宣讲,确保惠及更多企业和消费者。要结合东莞电子产业优势,联动镇街、厂商合力开展3C促消费活动。
持续推动消费提级扩容:要持续优化商业环境,推动重点商圈升级改造,提高对优质项目、首店吸引力,更好地推动消费商贸上规纳统、做大做强。
进一步完善商圈规划:要继续完善商圈规划体系,增强市镇各级商圈的新颖性、创新性和互补性,着力构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商业生态体系。
持续丰富消费场景:抢抓首发经济、展演节赛等消费新增长点,强化部门联动,办好草莓音乐节等“吃住行游购娱”+“展演节赛”系列融合活动,形成更多文商旅体综合消费场景。打造多元化、针对性的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喜好。
二是全力以赴稳外贸、保增长
稳定发展重点中间品贸易:聚焦重点国别,重点组织商协会、重点企业加强与外国行业组织、下游企业、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展供需对接,稳定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等优势中间品出口份额。
千方百计拓市场抢订单: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整合更多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特别要娶佳五大领域瞄准东盟拉美、中东、非洲等重点地区,为企业拓市场“站台出力。
加快建设“走出去”综合服务站:梳理“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产业资源、贸易结算方式等资讯,宣传推广“一国一册”指南,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到落地选址的全方位服务。
打造外贸出海新模式:要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东莞优势产业,分行业开展企业出口出海意愿摸排行动,精准匹配中小企业海外技术合作需求,鼓励企业从组团出海,共享资源,共赢市场。
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通过布局海外仓和海外仓转推动保税物流提质增量,运等降低有关因素冲击。同时还要抢抓“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带来的新机遇,重视加大国内销售渠道拓展。
三是稳中求进稳外资、提增量
持续拓增量: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等龙头骨干企业,结合产业链招商图谱,挖掘一批优质项目源,靶向招引外资。向存量优质外资企业要外资增量,深挖“五张清单”项目潜力,推动企业利润再投资、利润转增资。
着力稳存量:加强要素服务保障,持续落实省市新一轮利用外资奖励政策,用好外资百企大走访、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项目落地、增资扩产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政策诉求,
聚力提质量:继续完善重点外企资料库,推动更多在莞外资企业申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和奖励。深度参与省自贸合作区建设,加强东莞自贸联动发展区建设谋划,推动水乡、谢岗和中心城区等开发区争创省级经开区,更好地吸引外资流入和集聚发展。
四是突出重点强牵引、蓄动能
强化平台功能:推动相关项目加快建设,巩固虎门港综保区和清溪B保等平台发挥作用,为保税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平台。推动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完成建设并开展业务。
畅通国际通道:加快推动空港中心长远计划主地块正式动工建设,并推动香港机管局加快完成空港中心TSA认证,持续拓展包机航线,做大拼多多、菜鸟等大平台的空港中心业务,争取今年货量突破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