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商务工作会议召开,东莞将出台“稳外贸30条”
东莞+ 2025-03-20 17:20:57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880.4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社消零总额增长0.5%,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446家,同比增长5.6%……3月20日,东莞市召开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商务工作成效,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会议提出,要聚焦“十四五”收官关键年,坚定信心、沉着应变,以“咬紧目标、精准发力”的务实举措,以“扩内需、稳外贸、提外资”为核心抓手,加码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专项活动,实施“五外联动”拓市场,深挖外资“五张清单”潜力,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2024年成绩单:承压前行稳中有进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东莞商务系统迎难而上,实现主要指标企稳向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880.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接近全省,进出口规模和增量贡献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其中,保税物流业务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8.1%,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同比增长5.9%,发挥“压舱石”作用;跨境电商逆势增长0.6%,市场采购规模位列全省试点城市第一。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年社消零总额增长0.5%,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核销国债13.5亿元,关联消费超123亿元;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等重点项目落地,带动消费提级扩容。外资方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3.4亿元,优于全国、全省及广深水平,新设外资企业1446家,同比增长5.6%。  

此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空港中心实现“全球认+一码通”双突破,进出口额近170亿元,提前完成百亿目标;东莞连续九年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8家企业入选首批“广东老字号”,15家企业跻身“广东外资企业百强榜”,稳居全省第二。

针对当前工作,本次大会通报,外贸方面,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2283.8亿元,增长21.7%。接下来将加强外贸调度,持续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加快“稳外贸30条”政策发布,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促销活动,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025年形势研判:挑战与机遇并存

大会指出,当前商务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严峻,消费增长后劲不足,外资企稳压力加大,土地资源趋紧、储备项目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  

但东莞仍具备应对挑战的底气: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加工贸易占比降至27.4%,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62.6%;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突破3382.9亿元,占比达24.4%,东盟市场占比提升至15%;全产业链优势凸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增强。特别是2025年1-2月外贸进出口增长21.7%,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一季度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全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促消费方面,会议强调,2025年将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重点推动汽车、家电、3C产品消费,开展“五进”专项促消费活动(进机关、社区、小区、厂区、校区)。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支持山姆会员店、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等项目做大做强,培育首店经济、首发经济。依托“草莓音乐节”等文旅IP,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展演节赛”融合场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稳外贸方面,实施“五外联动”组合拳,稳住欧美传统市场,拓展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粤贸全球”境外展会,加快布局海外仓,降低关税冲击。推动保税物流提质增量,力争空港中心年货量突破200亿元,强化虎门港综保区等平台功能。

稳外资方面,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深挖“四张清单”项目潜力,推动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落实省市外资奖励政策,完善重点外企资料库,支持在莞外资企业申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加快水乡、谢岗等开发区争创省级经开区,增强外资集聚效应。  

会议强调,全市商务系统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用好政策窗口期,狠抓执行落实。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东莞将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以实干实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字:曹丽娟 图片:曹丽娟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