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座以制造业闻名遐迩的城市,东莞能造,家喻户晓。这座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世界工厂”,其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独特的人文基因?或许可以从曾经繁盛一时的东莞老百行中,探寻到那些隐匿于岁月深处的答案。

3月13日,一个承载着深厚“东莞记忆”的原创展——“风景旧曾谙——记忆中的东莞老百行”专题展在石龙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不仅是首个系统呈现东莞古老行业发展状况的专题展览,更是一扇通往过去、探寻“东莞记忆”的时光之门,让观众得以一窥东莞从传统手工制作迈向现代工业制造的人文脉络与蝶变密码,感受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拔节生长的深沉底蕴与蓬勃生命力。
本次展览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物局)、石龙镇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展览馆、石龙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石龙镇文化服务中心、石龙博物馆承办,东莞市博物馆、莞城图书馆、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石龙同和里古陶馆协办,通过240多张图片、220多件实物,从莞产风物(自然)、莞造工坊(经济)、莞味生活(人文)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东莞老百行的发展风貌与特色。漫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旧时东莞的繁华街巷之间,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真切地感知那扑面而来的市井烟火气,触摸历史与人文的温度,领略鲜活而独特的“东莞记忆”。

多元化展示方式呈现“东莞记忆”
老百行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因资源禀赋各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老百行,这些古老的行业承载着当地独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构成了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赋予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与精神标识。

“风景旧曾谙——记忆中的东莞老百行”专题展以点带面,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龙镇,放眼东莞全域,从莞产风物入手,着重展现莞造工坊,细腻描绘莞味生活,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品、场景还原等多元化展示方式,生动再现旧时东莞在农业、手工业以及服务业方面的发展风貌,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将东莞的人文精神与深厚底蕴融入其中,借老百行的兴衰变迁,映射出东莞制造转型升级背后的人文密码。
本次展览重点选取爆竹、火柴、木器、竹器、制糖、陶瓷、寮步豆酱、龙舟制造、五金制造、皮革、榨油、木屐、制鼓等13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业,讲述“东莞威水史”。对老一辈东莞人而言,这是一场重温难忘“东莞记忆”的时光之旅;对新一代东莞人来说,则是一次了解东莞“来时路”的探索之行。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展览的观赏性与历史可信度,东莞展览馆、石龙博物馆在筹备前期广泛征集“东莞记忆”类展品,最终共征集到220多件实物展品,包括工作证、账本、票据、捕鱼工具、理发工具、照片袋等。其中不乏具有较高价值的珍贵文物,如爆竹大王陈兰芳亲笔签名的香港广万隆炮竹厂有限公司股票收据(1930年8月1日)、石龙市造作竹器工会第29号会员证章、1937年9月的“公安当”当票(残)等。这些展品犹如时光的碎片,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现出东莞老百行昔日的繁荣景象与商贸活动的蓬勃活力。

巧妙融入莞版“清明上河图”
为何此次展览选择落地石龙博物馆?来自东莞展览馆的策展人熊老师表示,缘于石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龙是东莞历史上最早的建制镇,曾三次设市归省直管,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广东四大名镇”。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其保护提升项目现已被纳入“东莞记忆”项目“一盘棋”统筹。竹器街、棉花街、猪糠街、打锁街、打石街、卖鸡地……这些以行业命名的街巷直观反映石龙这个商贸重镇往昔的繁荣。
对此,石龙文化人士梁润泉曾以石龙为蓝本,将其在东莞成长的所见所闻,结合史料记载,将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165个行当、1556个人物形象,用画笔记录在长8.88米、宽0.5米的画作《莞邑盛市图》里,这幅作品也被誉为莞版“清明上河图”。

本次展览匠心独运,以动态画卷形式的《莞邑盛市图》拉开展览序幕,徐徐讲述“东莞记忆”,引领观众迅速进入东莞老百行情境之中。展览结尾处,手绘长卷《莞邑盛市图》同步展示,与开篇形成首尾衔接、前后呼应之势,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展览的印象。
结合展览场地,“记忆中的东莞老百行”专题展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小场景,以场景化叙事讲述东莞故事:有承载着“东莞记忆”的老街,观众可以打卡,感受逛老街的愉悦;有烟花爆竹小场景,观众可停下脚步,聆听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有莞式茶楼半场景,观众可围坐在八仙桌旁,享受“宾至如归”的惬意。这些充满韵味的小场景,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市、镇文博单位联合办展的有益探索实践
由东莞展览馆与石龙博物馆携手打造的“记忆中的东莞老百行”专题展,是市、镇文博单位联合办展的一次探索实践。从前期的策展构思、学术研究、展品征集,到活动策划与宣传推广,双方充分发挥人员共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实现了深度联动与融合,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且独特的文化盛宴。

3月14日,展览开幕仪式举办当天,将同步举行《莞邑盛市图》新书首发仪式。届时,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少文将亲临现场,深入解读东莞老百行的发展脉络,剖析其在东莞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莞邑盛市图》在东莞文化研究领域的独特价值。策展人熊老师也将在现场进行展览导览,为观众深入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展览期间,双方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莞草编织活动将让观众亲身体验东莞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相关主题的研学活动也将为学生群体提供一个沉浸式学习东莞历史文化的机会。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6月16日,诚邀大家走进展厅,一同探寻藏在老百行中的“东莞记忆”,感受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