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莞丨当南海卫与西城楼跨越时空再相逢——原来,东莞不止40年的精彩
东莞+ 2025-03-11 08:40:40

插画/郑伟华

“西城楼就是东莞的根,我们要好好保护西城楼,因为这代表着东莞的历史。”东莞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这句话,道出了西城楼在东莞市民心目中的分量。

当尘封数百年的南海卫城墙遗址惊喜现世,此前孤零零的东莞老城区文化地标——西城楼,它的“朋友圈”一下子扩展且深邃了。作为近年来广东省单次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南海卫城墙遗址不但有城墙,还有道路、排水道等附属设施,更在城内发现自宋以来历代的城市遗迹。

改革开放40多年,东莞发展一路高歌,“新一线城市”“科创制造名城”的盛名之下,这座城市的过往似乎逐渐模糊在镁光灯之外。2亿曾经在东莞打拼的人们,当下在这里奋斗逐梦的千万市民,或者世代居住于此的“老莞人”,谈及城市历史,除了西城楼、虎门炮台、可园之外,长达千年的莞邑历史常常被“农业县”一笔带过。

东莞,何以东莞?西城楼、南海卫所代表的东莞先辈的诸多时代、平凡生活,突然活灵活现地摊开在我们眼前,充实了我们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过往的想象。从5000多年前的“珠三角第一村”蚝岗贝丘遗址,到东晋东官郡、唐代东莞县,再到明代“粤海第一门户”,无数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文化根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今天的人们可以自豪地说,东莞不只是“世界工厂”,更有着丝路节点、海防卫士的辉煌历史。

东莞叫停投资2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转而将3000平方米的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现场完整保留,并重新规划建设遗址公园,这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留白”。西城楼、南海卫所承载的“东莞记忆”,是城市文化“金名片”,当越来越多在此奋斗的人们知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代都市和千年古城融为一体、和合共生,城市将更具底蕴和活力,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东莞更加未来可期。

文字:周海涛 制图:郑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