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六小启动“AI教师成长计划”:莞邑校园教育智变进行时
东莞+ 2025-03-07 10:59:02

3月4日晚,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报告厅内,48台电脑同步亮起的蓝光映照着参训教师专注的面庞。随着大屏幕上AI系统生成的一份《单元教学设计方案评估报告》,东城六小“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系列培训的首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为期1个月的深度研修,将成为该校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改革的重要起点。

现场:AI赋能重塑教学设计,教师踊跃探索

走进培训现场,气氛热烈而浓厚。教师们早早入座,手中拿着笔记本,眼神中满是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

此次培训的专家黎清万,是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还是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智能教育名教师。

首场培训的主题是“AI赋能教学设计”,黎清万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把手示范操作步骤,并让教师们跟着在电脑上实践。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AI工具做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如何通过“知网”学习一线名师们的优秀设计,利用“KIMI”分析他们的优秀设计,从而形成优质教学设计标准,又借助DeepSeek、文心一言、腾讯元宝等AI工具进行任教单元项目教学设计,逐步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并依据评价标准进行修改……讲座内容非常实用。

“操作还是其次的,黎老师提出‘建立标准,并以标准为闭环’这样的教学设计思维,让我受益匪浅。”参训的江妙兰老师说。

“黎老师的讲座内容很实用,让我在AI软件上的使用豁然开朗,很具实践操作性。对于我们后续的教学工作和个人专业成长有很大帮助。”温婷婷老师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培训分四次讲座,主题分别是AI赋能教学设计、AI赋能课件制作、AI赋能课题研究、AI赋能跨学科课程。这些主题全是当下教师们的主要工作及教育改革前沿议题,针对性极强,充分满足了教师们在实际教学和科研中的需求。

在培训中,黎清万特别强调:“这不是单纯的讲座,这是个系列培训活动,会手把手教老师使用,培训结束后,培训团队还会与学校老师对接,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有疑问,随时可以问。”这样的承诺,无疑给老师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能更安心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专家:AI用于教学,前提是教师思维

“人工智能使用于教学,其前提一定是教师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AI技术的使用,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思维。教师思维+AI共建=减负提质,这才是AI的万能公式。”对于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黎清万传递着这一理念,为教师们在运用AI时指明了方向,让大家明白技术只是辅助,核心依然是教师的教育智慧。

黎清万在讲座中还提到诸多内容,为教师们打开了新视野。“有的老师参加教学比赛,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数据不够。上完一节课,可以让AI分析,比如,生成的数据能反映出课堂中老师提问了多少次,是太多还是太少,提问面够不够广,学生学习后的反馈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以此评价课堂的效果。”这些观点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AI在教学评估方面的强大功能。

学校:学会驾AI,老师减负,提升教学效率

“我们正在经历教育的深刻变革。”东城六小校长袁立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类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不追求无限的知识。AI时代,要学会驾驭工具,驾驭知识。相信,学会驾驭AI,能帮助老师减负,提升教学效率、效果。”袁校长的话语简洁有力,道出了学校开展此次培训的初衷。在培训现场,袁校长表达了对此次培训的期待与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规划。

袁校长透露,学校还将新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学校目前已经拥有7间科学教育场室,包括4间科创教室、1间科学探究室、2间电脑室等,但我们仍在不断探索和进步。新建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为了让师生更好地接触前沿科技,更好地拥抱AI时代,这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推动学校科技教育发展。”这个消息让老师们很期待,对学校未来的科技教育充满信心。

相关链接

深耕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这次AI系列培训,只是东城第六小学科技教育的一部分。实际上,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已经努力了很久,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学校、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等荣誉,展现了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实力。

构建航空航天多元课程体系,点亮科学梦想之光

在课程建设上,东城六小整合了很多校内外资源,打造了涵盖基础科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引入优质教材,还编写了校本教材,并且经常邀请专家来开讲座,让学生能接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

学校科学教育主管负责人陆梓纯介绍:“我们希望科学教育能贴近生活、跟上社会发展。所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方法也不一样。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中高年级则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在航空航天教育方面,不仅开了专业课程,还组织了社团,举办科技节。学生们在这里能学到知识,还能动手制作飞机模型。有学生开心地说:“参加航空航天社团活动可有意思了,我学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自己做模型特别有成就感。”

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学校组织科普讲座、实地调查、创意比赛等,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各类创新大赛里,学校会给学生培训、提供交流机会,还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打造卓越师资队伍,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优秀的教师队伍对科技教育很重要。东城六小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来校指导,还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学校也鼓励教师做科研,用科研成果推动教学进步。

科学学科组长彭志华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还有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励。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想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凝聚家校社合力,拓展教育广阔外延

学校还注重和家长、社区合作。定期开家长会,组织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科学教育中。同时,学校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和社区一起推动科学教育,扩大了科学教育的影响力。

有家长表示:“参加学校的活动,我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学到了很多科学教育的方法,亲子关系也变好了。”

持续优化硬件设施,搭建创新教育平台

在硬件建设上,学校也没少下功夫。不仅成立了科学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带头,还有专家和骨干教师参与,也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机制。近三年,学校每年都投入,升级改造科学教育场室,更新设备,购买教材和器材,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

科技教育成果斐然,师生共谱辉煌篇章

通过一系列努力,东城六小的科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在各类科学竞赛中表现出色。2024年2月-2025年1月,学生参加了27个市级以上的科学教育赛事,获得231个奖项,学校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教师们的专业能力也提升了不少。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科研,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提高了,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东城六小借助AI技术推动科技教育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文字:赵海霞 图片:赵海霞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