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表彰了履职优秀委员和年度提案、优秀(表扬)提案、办理提案先进单位。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钟文彬去年提交的《关于增加全市儿童精神专业医师配备的建议》被评为“表扬提案”,是对他履职工作的充分认可与肯定。
今年两会,钟文彬继续聚焦精神卫生工作,带来了《关于推进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提案》,建议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钟文彬认为,培养专业化心理服务人才队伍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对全社会、全人群和各领域、各组织进行赋能,以实现更系统的思维方式,更科学的管理方式,更优化的工作模式,更幸福的生活方式,从而构筑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东莞市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大力推动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然而,当前,东莞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不足。截至2024年9月,我市社会工作行业从业人员队伍2966人,其中专职社工2501人,专职社工队伍中,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或持有心理咨询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仅122人。
钟文彬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南城袁屋边“安心小屋”是“五社联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资源)的典型案例,项目立足社区、辐射南城、服务东莞,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一站式心理援助服务,助力东莞市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并入选第二批全国项目点。因此,他建议向全市推广,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重点加强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矫治帮扶等方面的心理疏导服务。
同时,积极推动用人单位设立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以从事医疗、康复、教育等单位为试点,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加强人才选拔与培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招募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咨询技能的社工与教师、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和心理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心理志愿者;推动有关部门和镇街(园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
“作为东莞唯一的市属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培养打造一支具有东莞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我们义不容辞、使命光荣。”钟文彬表示,目前,市第七人民医院正在进一步加强建设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技术指导中心,依托医院建设市级心理技能培训基地,能为心理社工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在职培训渠道,提升这支队伍的理论与实操水平,培养一线骨干人员,打造东莞特色心理社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