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市政府同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
《惠州市数字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从推动数字产业扩规模、提质量、
夯实平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
及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五大方面
提出18条支持政策,
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
加快实现产值、营收“倍增”,
进一步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
当前,AI(人工智能)、算力、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赋能千行百业,也给数字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若干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金白银”支持AI、算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干货满满。
202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赋予惠州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等四大战略定位,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数字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出台《惠州市数字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若干政策》大力推动数字产业扩规模,提出多个“倍增”计划。如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产值“倍增”,鼓励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量提效,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营收实现“倍增”等。
对纳入我市统计范围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3年内实现产值倍增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倍增后产值在1亿元(含)到3亿元(不含)的,奖励30万元;倍增后产值在3亿元(含)到6亿元(不含)的,奖励50万元;倍增后产值在6亿元(含)以上的,奖励100万元。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量提效。鼓励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制造业企业等非软件企业剥离涉软业务,成立独立法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对新成立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两年内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含)以上的,可按其营业收入给予不超过3%的比例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元。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对已成立的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的“晋档升级”奖励。
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营收实现“倍增”。对纳入我市统计范围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3年内实现年营业收入倍增的,按其达到营收倍增后增量的1%给予“倍增”奖励,最高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在招商引资方面,《若干政策》提出加强支持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招商落户。鼓励数字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招引其产业链上下游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配套企业落户。对升规纳统后年产值或年营业收入分别首次突破1亿元、2000万元的制造业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按照每家企业奖励20万元的标准,给予成功招引新企业落户我市的企业或联合体当年累计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
最高奖补合同金额40%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三。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等优势产业集群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加快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亟需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此,《若干政策》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聚焦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储能等细分行业,对单个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签订合同金额40%的奖补比例给予奖补,试点期内单个企业奖补上限为30万元;对其中总投资额(不含税)超过200万元(含)且获评为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的企业,市级资金给予每家企业50万元奖励。
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市级资金按照其不超过实际签订合同金额50%(含)的比例予以奖补,单个企业单个项目当年享受奖补资金上限为20万元。
在企业创建数字化标杆示范方面,《若干政策》对获得国家或省的5G应用、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和“数字领航”、“5G全连接工厂”等示范项目、典型(优秀)应用场景和案例、骨干企业等称号的企业,市级资金分别给予国家级50万元、省级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园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若干政策》支持建设特色数字产业园区。对成功创建“中国软件名园”或新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授牌的软件类基地(园区),市级资金给予运营主体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市级软件园并获评年度“三星级”园区的软件园,市级资金给予运营主体当年度30万元奖励。
市级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
奖补购买智能算力服务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当前,人工智能正处在技术孕育突破、场景深度应用、产业加速变革的活跃期。
《若干政策》大力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应用。市级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购买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内智能算力服务,年度购买合同额(不含税)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按照算力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金额不超过20%给予算力用户补贴奖励,每家企业每年奖励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申报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对竞争性重大研发项目和重点研发项目,市级资金分别给予最低200万元和50万元资助,对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的项目,按照技术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加大软件产品服务供给。评选发布惠州市优秀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目录,市级资金三年内每年补贴使用企业当年实际采购合同总额度的10%,同一产品和服务不重复享受,单个企业当年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最高补贴额度为50万元。
同时,在应用层面,支持企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应用。支持生产制造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维护、智能检测、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研发推广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征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优秀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税)超500万元,经评选市级资金对前三名企业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谢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