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顶尖机器人赛事——WRC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郑州收官,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的三名学生曹俊贤、乐静尧、张伟修作为选手参赛,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现场应变能力,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该赛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的佳绩。
备赛前,步履不停坚持练习
2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学校的数智学习中心,看到了信息技术教师张丽娟正在指导同学们进行编程练习,刚获得一等奖的曹俊贤也正在其中。
“在11月30日的WRC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广东选拔赛中,获得前三的同学可以直接晋级国赛。当时我们共有11位学生参赛。比赛中,7人获得一等奖,其中曹俊贤和张伟修同学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张丽娟介绍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曹俊贤介绍说,自己接触编程课程已经有3年了,除了编程外,业余时间还会学习机器人的积木拼搭,也同时参加过部分模型比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回顾备赛的过往,曹俊贤说,临近比赛的最后一周,自己每天需要训练2至3个小时,虽然在平衡学业和比赛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压力,但是一想到比赛会争取到好成绩,他的内心又充满了干劲。
从学校的训练室走向国赛的舞台,学生们一路走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张丽娟老师回忆说,本次比赛取得二等奖成绩的张伟修是一个偏向乐天派的小男孩,但当他面临赛前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建议大家别纠结同一个问题,张伟修笑着说,在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去询问别人,也可以调整解题顺序,你有时会发现,当时困扰的问题,可能会在不久之后,以其他方式迎刃而解。
赛场上,锲而不舍攻坚克难
“从备赛到比赛落败,再到积分赛重振旗鼓获得决赛的机会,一路走来,这个过程充满了压力和挑战,我也要面临自己不时出现的情绪起伏。”乐静尧是本次比赛中该校唯一一个获奖的女生,也是唯一一个从WRC世界机器人大赛积分赛中杀出重围的女生,在比赛过程中,她从最开始的挫失落感,到在学校帮助启发下,把训练当作“游戏打怪升级”,坚持备战比赛,她一步步地克服心理障碍,不断解决问题。
张丽娟老师介绍,按照赛制,比赛未能直接晋级的5位同学,还有一次通过积分赛晋级的机会。于是,学校继续加强训练,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升。在去年12月7日的积分赛中,乐静尧凭借出色的表现,夺得第一名,也获得了晋级全国总决赛的资格。
在确定参赛时间及晋级人员后,学校为学生们设计了一系列个性化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巩固知识、解决技术难题,并精心制定比赛策略。此外,老师们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的鼓励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保持信心,增强心理素质,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中的挑战与压力。
“我喜欢攻克难题!”在采访中,乐静尧对记者说,她感受到,难题拥有特殊的逻辑,它更复杂,不断克服难题,也可以更快检测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够学习到更难更复杂的机器人知识,参加更多更高级别的比赛,有机会在机器人发展领域作出贡献。

“未来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效力”
“知道自己获奖的那一瞬间,我感到很激动。”曹俊贤说,从东莞来到郑州,在陌生的城市和同水平的对手在赛场竞技,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和交流,对他而言是非常特别的一段经历。
他坦言道,当临近比赛的最后一刻,巨大的压力让他又瞬间产生放弃的念头,但老师一直鼓励和支持他,告诉他如何克服困难并给予他希望,引领他走向了世界赛事的领奖台。
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建校以来,博立雅外国语学校便倾力打造“数智”特色,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工作,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开启了科学教育的探索之旅。2023年2月,学校积极响应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东莞“科学教育20条”要求,科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成功入选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培育对象。

“如今,学校科学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博立雅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主任张彩婵介绍,学校科创队学生除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还参加过 ICode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中国区决赛、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东莞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
“学习编程是有一点枯燥,但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保持对编程的热爱,并且不断坚持下去。”展望未来,曹俊贤说,自己想要顺应时代变化,深入人工智能领域学习,运用自己理科方面的优势,尽力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