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族乐团元宵专场音乐会在莞城文化周末剧场举行
东莞+-莞城视窗 2025-02-24 08:57:40

■2月12日,“丝竹雅韵庆元宵——东莞民族乐团2025元宵专场音乐会”在文化周末剧场举行 叶子彦 摄

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夜,花灯如昼,汤圆飘香。在这团圆的佳节,“丝竹雅韵庆元宵——东莞民族乐团2025元宵专场音乐会”在文化周末剧场举行,市民共度佳节,共赏民乐之美。

东莞民族乐团是由东莞市文化馆精心打造的民族音乐传承及演出团队,成员均为毕业于各大音乐院校、在莞工作的优秀专业音乐人才。自2013年成立以来,乐团始终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发展,扎根广东音乐,创作了《粤韵飞扬》《可园可源》等众多经典作品,成为东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当晚的演出在广东音乐《粤韵飞扬》中拉开序幕,悠扬的旋律瞬间将观众带入岭南文化的独特氛围中。随后,古筝与琵琶合奏的《春江花月夜》如诗如画,仿佛将观众带入到春江月夜的静谧美景中。民乐合奏《临境·炫动》则以动感的节奏和丰富的音色,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现代魅力。现场观众们沉浸在悠扬的丝竹雅韵中,尽情感受民乐的魅力。

上半场结束后,东莞民族乐团团长陈婷和竹笛演奏家谢宏全与观众分享他们的音乐见解。陈婷向大家分享了《可园可源》国乐实验剧场的创作背景,她表示:“这部作品以东莞可园为灵感,通过音乐与剧场的结合,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创新”。谢宏全则现场演示了高音笛和低音笛及箫的音色的区别,并讲解了竹笛在音乐中的独特艺术表现力。

下半场,东莞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为现场观众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可园可源》的原创曲目。从“园中雅集”“撞水撞粉”“水墨春秋”到“可园离风”“十香花开”“满园桃李”,每一篇章都独具特色,既有古典的雅致,又有现代的创新,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现场观众深深陶醉其中,随着悠扬的乐声交织,仿佛置身于元宵佳节的花灯下,观众席中不时传来低声的赞叹与掌声。

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在大家热情的掌声中,乐团返场表演了《步步高》《花好月圆》两首经典民乐,为现场观众送上热闹的节日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文化周末还精心准备了元宵鱼灯,拿到灯笼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都喜笑颜开,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社交媒体,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这场“丝竹雅韵庆元宵”音乐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通过音乐的力量,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岭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个团圆的夜晚,东莞民族乐团用音符点亮了元宵的灯火,延续千年文化薪火。

文字:叶可欣 通讯员 叶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