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随着地铁缓缓驶入鸿福路站,我站在玻璃幕墙前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阳光在东莞中心大厦的曲面外墙上流淌出钻石般的光泽。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娃,今天就让我这个城市小小推荐官,带大家走进这座每天都在生长新故事的岭南名城。
随手拿起一张宣传栏的地图,映入眼帘的东莞,像一颗翡翠镶嵌在珠江口东岸,这里没有地理课本上常见的崇山峻岭,却用1.25万公顷的河网编织出岭南水乡的灵秀。清晨的华阳湖湿地公园里,白鹭掠过粼粼波光,岸边龙船训练队的号子声惊起片片涟漪。这座”世界工厂”的生态密码,就藏在34个森林公园与25个湿地公园编织的绿网中,全市森林覆盖率37.4%,让每个街角都能遇见绿意。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松山湖科学城,科技与自然的交响曲正在上演。华为溪流背坡村欧式建筑群倒映在碧波中,材料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在攻克芯片制造的瓶颈。但最让我着迷的,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哥哥姐姐们设计的智能龙舟——传统龙舟装上传感器后,划桨力度、船体平衡都化作数据在云端起舞。这座拥有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城市,正用科技创新给岭南文化插上翅膀。
要读懂东莞的千年文脉,南社明清古村落的蚝壳墙会讲述最生动的故事。800年历史的广府民居群里,屋檐下的灰塑依然鲜亮如初,谢氏大宗祠门前的百年凤凰树见证过多少寒窗苦读的时光。周末我常跟着奶奶去可园听粤曲,岭南画派的笔意还留在回廊的漏窗上,而隔壁展览馆的数字屏正将水墨丹青幻化成流动的光影。
味蕾是最诚实的城市导游。周末清晨的中山路骑楼街,刚出炉的厚街烧鹅泛着琥珀色的油光,道滘裹蒸粽的香气混着莞草清香在巷弄流淌。最难忘那次去高埗参加亲戚的婚宴,九大簋里的瑶柱甫、榄角炊鳝、眉豆炆龙骨,每道菜都藏着水乡人家的待客之道。
夜幕降临时,我会带你去滨海湾新区的青创广场。集装箱改造的咖啡馆里,香港青年调试着智能机器人的程序,台湾设计师在给潮玩公仔上色,东北主播正用粤语介绍东莞智造的电子产品。咸淡水交汇处的滩涂上,红树林的呼吸伴着集装箱码头的汽笛声,这是属于大湾区特有的人生交响。
站在玉兰大剧院顶层的观景台远眺,霓虹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月光正洒在虎门炮台的断垣上。作为新时代的城市推荐官,我想邀请你来东莞看看——这里不仅有世界工厂的硬核实力,更有一城千面的精彩故事,等着你用脚步丈量,用心跳感受。
作者:东莞市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初中部 初二 4班 张楷瑞;指导老师:秦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