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消化博士熊静平:有6类人群应尽早做胃肠镜筛查
东莞+ 2025-02-21 14:51:03

近期,博士熊静平出现在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医院(东莞市寮步医院)的挂号系统里。她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在国内某三级综合医院消化内科任学科带头人。

得益于东莞市和寮步镇的人才政策,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2024年12月,她被引进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医院(东莞市寮步医院),担任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每周二、周日出诊,同时肩负带教查房、内镜手术、科研工作的重任。

熊静平(右一)正在和同事讨论病例

熊静平博士精通消化系统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筛查及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的诊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熊静平博士的到来,切实壮大了东莞市寮步医院消化内科的实力,消化内科医生增加到了10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1名,可以更好地为东莞市民的消化道健康保驾护航。

患者王先生今年50岁,因“反复腹痛、腹胀3年,加重伴呕吐1周”就诊,熊静平博士做胃镜检查后,确诊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狭窄、胃潴留”。

由于王先生幽门狭窄无法正常进食,但镜下及影像学均未见幽门明确占位性病变,所以她决定采取“内镜下幽门狭窄球囊扩张术”,以改善幽门狭窄情况。通过3次手术后,王先生说“终于又能正常吃饭了。”

熊静平博士介绍,幽门良性狭窄通常是由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为消化道良性狭窄患者提供了更优方案,避免外科手术。

熊静平(中)在查房

有位刘阿姨因腹痛前来就诊,经过详细询问及检查后,熊静平博士建议她做胃镜检查。她在胃镜下发现,刘阿姨的胃窦近幽门的地方嵌顿一枚大枣核,尖端已经扎入黏膜,再扎深一点很可能会导致胃穿孔。她将枣核轻轻剥离胃黏膜,从胃内取出。刘阿姨回忆,应该是喝大枣茶时不小心将枣核喝了进去。

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来,熊静平博士在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和治疗,特别是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丰富的经验。

李先生因反复黑便找到熊静平博士就诊。李先生和家属听取熊静平的建议,做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有胃早癌,通过放大胃镜及超声内镜等进行综合评估后,熊静平博士为他实施了内镜下黏膜剥脱术,切除了病灶。这是一种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经长期随访无复发,避免了胃早癌的进展。

熊静平在做消化内镜检查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轻者表现为黑便,重者引发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熊静平博士接诊过许多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消化性溃疡伴出血,食管静脉胃底曲张破裂出血、贲门撕裂伴出血、息肉伴出血等常见病因引起的出血,也有因恒径动脉出血等不常见病因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通过内镜下治疗以后康复出院。

熊静平博士表示,目前东莞市寮步医院内镜中心的设备可以媲美一些三甲医院,配备有内镜系统4套,包括:胃肠镜、鼻胃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十二指肠镜,C13检测仪。2024年,消化内科年门诊服务量22900余人次,住院服务达2300余人次,内镜检查与治疗达9600余人次。接下来将发挥自己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使消化内科的诊疗更规范、诊治水平更高,并对消化内科的医生进行亚专业方向的培养,不断提升寮步医院消化内科的综合水平,为东莞市民的消化系统健康保驾护航。

熊静平

【焦点问答】

普通人对消化道疾病有哪些认识误区?哪些人应该尽早做胃肠镜检查?我们一起来听听熊博士的建议。

问:如今胃肠道息肉、肿瘤越来越高发了吗?

熊静平:对,目前胃肠道息肉越来越常见,40岁以后最起码要做这一辈子第一次胃肠镜,有些患者没啥不舒服过来做胃肠镜有时都能发现息肉。

以前大家害怕做胃肠镜,但这两年在医院和媒体的宣传下,胃肠镜检查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多人主动要求做无痛胃肠镜了。

问:消化道疾病就诊过程中,普通人有哪些误区?

熊静平:很多人觉得胃肠道没什么不舒服,就不愿做胃肠镜检查,其实胃肠道息肉患者往往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但过来检查就发现有息肉。而95%的肠癌都是从息肉演变过来的,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一旦出现症状时可能都到中晚期肠癌了。

我们见过不少患者,出现大便不成形、腹痛、便血,甚至有一些症状不明显,一查已经是进展期的肠癌了。

所以,以下六类重点人群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1.40岁以上,不管男女;

2.长期吸烟喝酒、肥胖;

3.做过胆囊切除术;

4.有胃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5.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的患者;

6.有原因不明的消瘦、腹痛、贫血、恶心、呕吐、黑便、便血的人。

此外,炎症性肠病患病后七八年,癌变的风险开始增加,这个时间一定要筛查肠癌。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炎症性肠病是一个少见病,但是近几年比较多见,反反复复、频繁发作的肠道炎症,可增加结肠癌的发生率。

文字:李广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