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这,就是以后的肇庆!
肇庆头条 2025-02-21 13:52:54
振奋人心!万众期待!
未来的肇庆,
更全面、更多彩、更奋进!

 

图片

2月20日,
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开幕,
市长许晓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

▲2025年2月20日上午,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星岩礼堂开幕。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纵观报告全文,

在未来,

你将见证一个不一样的肇庆!

↓↓↓

以后,交通越来越便利

1小时畅行大湾区城市

报告指出

抢抓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珠江口跨江跨海通道建设等机遇,加紧推进交通互联,加快高铁、高速项目建设,协同保障广湛高铁实现通车,争取惠肇高速肇庆段、佛肇云高速肇云段动工

图片

 

也就是说,
以后, 肇庆交通四通八达,
去哪说走就走。
 
图片
肇庆东珠海,36分钟
肇庆⇌湛江,1个多小时
还有途经肇庆的深南高铁
……
想想都期待!图片

 

图片

机场立体交通效果图

 

家门口就能搭飞机

 

报告指出,

抢抓广州新机场建设机遇,
高水平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区。

 

图片

广州新机场效果图

 

新机场的建设,

将促使肇庆形成涵盖

“机场+高速+高铁+城轨”

现代化、立体式外联动脉网络,

进一步增强肇庆交通区位

和产业发展优势。

 

图片

广州新机场效果图

 

报告还指出,

积极融入大湾区江海联运体系

构建“5+N”港口格局。

 

肇庆东部城区半小时互达
除了出外方便,
在肇庆市内也很方便!
以后,
肇庆将打造东部城区半小时交通圈。
未来将建设大环城路、小北环路,

打通一批瓶颈路……

报告指出

谋划建设约130公里的“肇庆新区—鼎湖—端州—高要”大环城路、约50公里的“肇庆新区—四会城区—肇庆高新区”小北环路,推动G324线改线项目全线开工,港口大道、四会发展大道项目动工,做好肇庆新区至肇庆高新区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通四会往来肇庆高新区等一批瓶颈路

图片 金利大道。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以后,玩的地方越来越多

报告指出

全面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用好国家文旅消费18条措施、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全方位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全力打造全国知名山水旅游胜地、岭南气派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后花园。

 

将有更多网红打卡点涌现

 

报告中指出,

将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项目谋划,

加快星湖景区管理运营机制改革,

推进环星湖、

环鼎湖山文旅业态连片打造,

抓好德庆盘龙峡等项目建设,

谋划推进更多优质文旅投资项目。

 

图片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笑 摄

 

肇庆如今已是“吃住行游购娱”

多元融合的消费乐园,精彩纷呈。

未来,只会更多彩!

图片图片图片

 

新业态新场景不断迸发活力

 

报告指出,

加强文旅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

持续抓好演艺经济、赛事经济,

发展亲子游、研学游等业态,

推出一批沉浸式新产品新场景

全链条提升“食住娱购”服务品质。

 

也就意味着,

以后,肇庆将有

更多明星艺人来肇庆开演唱会、

更多大型体育赛事在肇庆举办、

更多精品线路、品牌活动在肇庆落地!

图片图片图片

 

乡村旅游将成为新潮流

 

未来,

肇庆将出现一批农文旅产业小镇,

以后来肇庆游玩,不止七星岩鼎湖山,

还有更多“颜值爆棚”的乡村打卡点!

 

报告指出

着力打造沿西江、绥江、贺江等精品乡村游线路,以及沙浦、悦城等一批农文旅产业小镇,积极培育民宿经济、研学经济、都市农业等业态。繁荣发展乡村小微商贸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圩镇街区,推广“乡村作坊”“小微工厂”等模式,多元拓展农民增收路径。

 

以后,城市面貌发生大变化

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报告指出

推动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东进战略系统集成,提升东部城区发展能级,更好辐射带动西部板块发展,协同加快广州都市圈建设。

 

 

 

在空间布局、交通互联、产业集聚、
公共服务等领域编制一批关键性规划,
构建以肇庆新区为区域中心、
多组团联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联片打造大沙、莲花、永安等重点城镇,
形成城乡融合的关键支点。

 

加快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

报告指出

聚焦发展创新型产业,以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为“龙骨”和“脊梁”,三个功能区为“引擎”,集聚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带在巩固提升现有产业优势基础上,强化主导产业共建,细化错位布局,形成互补融合。加快整合“三个一万亩”产业承载空间,推动招商协同共享、园区统筹管理,着力招引科技含量高、面向未来的强链型项目、孵化转化项目,提高东部产业创新能力、投资强度和园区效益。

 

图片

 

坚持产城融合、城产一体

报告指出

深化肇庆新区与鼎湖区融合,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引产业、聚人口、优配套、强中心,着力提高肇庆东站高效互通、便利化服务的枢纽功能,推动新基湾码头建成投用、与周边园区形成“港产”联动,把环砚阳湖片区打造成为城市会客厅、总部经济基地、中央商务区。完善肇庆高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配套,发挥以产聚人、以产兴城的重要作用。实施“品位端州”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深化与高要城区“一江两岸”融合发展。

 

图片

肇庆一江两岸。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以后,家乡越来越富美

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以后,

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乡村“颜值”up up up!

报告指出

加强镇村规划和风貌美学提升,优化圩镇街区布局,拓展“马路圩镇”纵深。突出典型示范引领,加快典型镇房屋外立面连片改造,实施一批自然村整体风貌改造提升示范样板,带动全市乡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完成农房风貌改造提升8万套以上。开展“3399”交通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打造粤桂省际边界和美乡村示范带

 

乡村生态环境更加绿美

以后,

肇庆乡村将涌现更多绿美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景象

不断实现。

报告指出

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示范点扩面提质,合理布局建设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和小型生态空间,构建“绿美城镇公园”体系。做好重要点位绿化,加强镇村“四旁”“五边”“六块地”植绿插绿,持续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实施高速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提升,加强碧带、碧道建设和河湖水岸绿化。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倡导“有好事、来种树”,推广“一村育千树”、“互联网+”等植绿模式,力争植树100万株。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后,

肇庆将突出抓好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新型城镇化建设,

开展“八大行动”,抓好四会省级试点,

切实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

报告指出

高标准完成县城规划修编,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和城市设计,加快县城和产业园区融合带动周边镇发展,推进广宁绥江生态新城、德庆官马片区、封开“两江三岸”片区、怀集新城片区等县城扩容项目

 

图片

图片

以上2图 广宁绥江生态文化新城效果图

 

 

以后,现代化产业将更多

报告指出

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坚持制造业当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融入大湾区科技产业深度布局,持续做大产业总量、做优结构,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后,

肇庆将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如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三电系统、

充电设施等领域配套研发能力;

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在电化学储能、

储能设备制造等领域强链补链;

聚焦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推动新材料产业新能源、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协同融合,

做大做强再生资源利用、

先进化工材料等产业。

 

图片

图片

 

不仅如此,
肇庆还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生态,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和关联产业。

 

图片

市民与机器人对弈。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摄

 

传统产业也焕发新活力。
如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
加快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精密金属制造,
推动传统建材产业
绿色化、模块化、信息化发展等。

 

现代服务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肇庆将推动

“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千亿级肇庆大旺

跨境电商国际集货出口基地;

专注打造一批面向大湾区的

特色专业批发市场;

打造集仓储、配送、港航、口岸服务等

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

推动餐饮、住宿、家政等行业提档升级,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以后,教育医疗全面升级

报告指出

高质量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教育更优质

报告指出,

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

巩固学前教育“5085”攻坚成果,

推进1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改扩建,

新增学位4500个以上。

 

 

报告还指出,

启动公办高中学位攻坚行动

深入推进县中振兴,

加快乡镇“三所学校”改扩建提升。

 

就医更便捷

报告指出,

促进优质医疗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加快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

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等建设,

实施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5个、

市级120个。

 

图片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效果图。

 

报告还指出,

要抓好县医院和中心镇卫生院

改扩建项目,

推动怀集、四会人民医院创“三甲”。

 

 

就业更多选择

 

报告指出,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积极发展平台电商等新业态就业,

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

开展产业“新工匠”培养计划,

引导低学历青少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劳务派遣等就业服务主体培育。

持续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行动,

吸引更多青年来肇留肇返肇就业创业。

 

 

保障更全面
报告指出,
将公建村卫生站纳入医保结算,
全面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
推动企业(职业)年金扩面提质,
构建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支持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推动长者饭堂服务延伸优化。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兜底性保障和关爱服务。

 

 

 
肇庆的变化有目共睹,
肇庆的未来 邀您见证!

2025年,肇庆,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