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 大朗镇培兰小学 黄星瑶 《织梦大朗 定情东莞》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20 18:21:09

在东莞大朗,有一个织梦大朗的故事,它不仅仅关乎一个家庭,而且是三代人的努力和梦想。在岁月的织机上,毛织人的手指如同穿梭的银针,将三代人的血脉与梦想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网。

祖父的坚韧如同粗犷的羊毛,经年累月的风霜磨砺出最初的纹理;父亲的智慧如同细腻的羊绒,在传承中添上了柔软的触感;而孙辈的活力则如同五彩的丝线,在古老的图案上绣出了新的色彩。

织梦大朗的起点——我的祖父

祖父说,他刚来大朗时,这里还是一片荔枝林。他踩着单车,后座上驮着两大包毛线,在泥泞的小路上颠簸。那时的毛织作坊,不过是几间铁皮屋,机器轰鸣声从早响到晚。我常趴在爷爷膝头,听他讲那些故事:如何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二手织机,如何在台风天用油布盖住机器,自己却淋得透湿。

织梦大朗的承上启下——我的父亲

还记得那个闷热的夏夜,我被雷声惊醒。推开房门,看见父亲正蹲在织机前,手里攥着一把螺丝刀,额头上沁满汗珠。机器又出故障了,这批货明天一早就要发往香港。母亲劝他休息,他只是摇摇头,继续摆弄着那些零件。凌晨三点,机器重新响起规律的咔嗒声,父亲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还记得那些焦头烂额的日子,父亲的仓库里积压的毛衣堆成了山,工人的工资却一天也不能拖欠。我看见父亲的白发一夜之间多了许多,他整日奔波在客户之间,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卖掉了家里的车,却始终没有裁掉一个工人。“他们都是跟着我打拼的兄弟,”他说,“再难也要挺过去。”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父亲冒着大雨去拜访一位新客户,在人家办公室外等了整整四个小时。浑身湿透的他,用诚意打动了对方。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喝了点酒,眼里闪着光:“只要肯拼,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爸爸经常工作到深夜,他的眼睛里总是布满了血丝,但他从不放弃。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的毛织生意越做越大。

还记得那童年的味道,小时候,我总爱在成堆的毛衣里打滚,闻着新织出来的毛衣特有的味道。爸爸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钉满了小红旗。"这些都是我们的客户,"他骄傲地说。可我也记得,多少个夜晚,我醒来时,还能看见工厂的灯亮着,听见机器在歌唱。

织梦大朗的未来——我

虽然我还小,但我也想为家里的生意出一份力。在学校里,我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用知识帮助爸爸把生意做得更好,通过学习科技创新力量让“东莞智造”越做越强。周六日有空时,我还会去工厂帮忙,虽然我做得不多,但我知道,每一点小小的努力都是我们家族故事的一部分。

我们三代人的故事,就像大朗的毛织品一样,一针一线,紧密相连,我们用勤劳和汗水编织着属于我们的梦想。在大朗这个充满活力的小镇上,我们不是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个勤劳的毛织人用双手和智慧,共同创造着美好的未来的小小缩影。

作者:东莞市大朗镇培兰小学 六年级 4班 黄星瑶;指导老师:陈娴

 

编辑:刘瀚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