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东莞的记忆,始于何处?是老屋前潺潺的小溪,是清晨热气腾腾的肠粉店,或是深夜望向高楼的决心……留给我的记忆,是小学放学后穿过青苔斑驳的街巷,绕过老榕树盘虬的根须,偷偷跑去吃烧鹅濑粉的那家小店,总飘着果木燃烧香的小店。
店里叔叔“嘭嘭”地忙着斩烧鹅,阿姨笑盈盈地向碗里加雪白的濑粉。老式挂炉里吊着几只脆皮烧鹅,汪汪地滴着油,底下的果木炭火幽幽燃着,烟熏香混着油脂香调皮地直往你的鼻尖里钻。拿着小碗,我踮脚扒着案板,眼巴巴盯着那只肥美的鹅腿。叔叔叼着自制的纸烟,扶着案板,乐呵呵地看着我,脸上的胡茬像一阵春风唤醒的草原。阿姨一边捞粉,一边用粤语狠狠地训斥叔叔不该捉弄我。听着阿姨的唠叨,叔叔得意地用粗壮的手轻轻扯下那大大的鹅腿,细心地砍成小块,放在我的小碗里。
在烧鹅香的陪伴中,我也渐渐长大了。可惜,后来因为搬家离开了老城区,我们就再也没去过那个飘着果木香的小店。那果木香却时时萦绕在心意,又常在不经意间窜入梦境,记不清有多少次醒来后的怅然。
今年寒假,听说老城区改造了成“东莞记忆”,上网搜索了一翻惊喜地发现原来“东莞记忆”就是我家之前居住的地方。那里真是留下了我太多的记忆呀!长满青苔的墙角,青灰色的石板路,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参天……,还有那飘着果木香的烧鹅店……心中千万个想念在奔腾,我毫不犹豫地循着旧日足迹去追寻。
枝繁叶茂的老榕树慈祥地伫立在街口,仿佛一直在等我,嶙峋的树梢上挂满了祈福红绳,晚风掠过,铃铛轻响如碎玉;傲娇的玫瑰拥护着斑驳的墙角,朱红花瓣如绸缎倾泻,覆在青砖上,艳丽中透着岁月的裂痕。转角后,就是那家烧鹅小店了,酱香浓郁的烧鹅香扑鼻而来,可是那悠悠的果木香呢?
一抬眼,熟悉的摊位上一对年轻夫妻正忙碌着捞粉装碗,金黄诱人的烧鹅高高地挂在旁边的自动烤箱。与时俱进的新式烤箱使他们免除了凌晨寻觅果木枝的辛苦。我环顾小店,满眼的新技术让昔日质朴的小店充满着数字时代特有的生气盎然。新式烤箱,蓝光荧荧,取代了老式挂炉的炭火明灭;电脑设定的酱汁浇淋程序,让烤鹅们穿上通体透着琥珀光的金大衣;油脂晶莹剔透,顺着脆皮滴落而下,节奏精确如同钟摆。订单机输出出条码的“嗞嗞”声取代了叔叔随手扯鹅腿的率性,男店主对照着订单,依旧“嘭嘭”地忙着斩烧鹅,然后再依单精准装成标准化的小盒,一旁的老板娘笑语盈盈地为他轻轻擦拭汗珠。
我夹起一块烧鹅肉,焦脆的外皮下,油脂细腻如旧,不似果木香却胜似果木香,齿间甜腻的酱汁挑逗着我的味蕾,像一碗放了很久的老汤,拿在手里时,当初的温度依旧。烤箱嗡鸣声中,在翻转的烤鹅光影间,我忽然想起那个偷溜去吃烧鹅,捧着小碗,迎风欢笑的我。
翻新的骑楼与古朴的钟楼并行矗立,旧炉炭火的光影、纸烟上明灭的星火,却早已封存在记忆里。就像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那缕果木香成了钥匙,一瞬打开童年黄昏的匣子。
巷子深处,青苔漫漶,炉火正暖,果木依旧香……
作者: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初三 10班 赵韵凯;指导老师:吴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