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月亮习惯失眠,
枕着近五百米的笔架山,
一个劲西眺,
犹如抚慰文天祥的一句吟哦。
南瞰东江,
春天的故事挂在了旭日的光线上。
关于古镇长安的章节,
恰似这森林公园中的草木,
所有叽叽喳喳的修辞被壑洞幽藏,
更被百鸟熟念,
就连峰峦叠翠中的山泉,
也如一支小令,剪辑春风。
梵音在上的大美,不墨千秋画,
那些一大早的登山人,像动词,
远道而来的观光客与寻梦人,
洁净得像形容词,陶醉之外,
每一个得意的笑,抑或就是传奇。
在半山腰,
与正午的阳光急着谈美是很不明智的事,
或可惊叹,或可发呆,
尤其是在凤岩古庙前,只合祈祷。
醉于松径风琴,登上净瓶洒露石,
面朝大海,向一缕缕梵音飘荡中的民心下跪。
被山顶晚霞迷醉是意料之中的事,
倘若没有一记钟声的嘹亮与浑厚,
不管你是谁,
定还在低吟新安进士郑文炳的诗句,
其实高耸的莲花古寺,已为君指路。
岭下的璀璨,认领了一座古城逆袭后的隐喻,
当然也会找到乡愁葳蕤中的自己。
笔架山即景,
在绿到颤抖的笔架山漫行,
不善言辞与赞美的我,
比之于刚刚谋面的小鸟小蝶,
乃至于还未相识的小花小树,
还要木讷有余。
而喜山乐水之间,
总有让心慢下来的狂喜。
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女孩。
牵着妈妈葱一样的手,
离开黄旗古庙,
另一只手紧紧握着一串荔枝。
那小样子的幸福,
杨贵妃绝不能及,
那妈妈蹲下身,
拔好了一颗荔枝,
而小丫头却从妈妈手中拿走了荔枝皮,
左顾右盼。
我听不懂她们的粤语方言,
只能静静地看着。
可爱的她
终于找到了垃圾桶,
熏香的阳光,
哗啦啦从浓荫里照下来,
落在她们母女身上,
那美,无法言说。
她们追笔架山古榕树的蝴蝶去了,
我目送丫头沐浴着佛光的身影,
庆幸自己,
目睹了笔架山与美参差的禅意,
看到了长安最美的插图。
作者:东莞市常平嘉盛实验学校小学部 六年级 7班 胡可儿;指导老师:刘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