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高埗镇东联小学 黎羽菲 《水乡高埗的脊梁——高埗大桥》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9 17:57:12

驻足岸边,满目翠绿,江水如绸,心胸悠然自得。站立在横跨东江的高埗大桥的边上,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作为“城市小小推荐官”,我迫不及待地向远方的朋友介绍它:水乡高埗的脊梁——高埗大桥。碧波荡漾,画卷中的东江,宁静而深邃,娴静如少女。高埗大桥位于高埗镇的下江城村,横跨东江支流。高埗大桥全长169.36米,桥面车道宽7米,两边人行道各宽约1米,是一座钢筋混泥土双曲下沉式的拱桥。它的外观酷似古代的赵州桥敞肩式造型,很多地方运用了石块建筑,桥梁为石墩结构。爷爷告诉我,高埗大桥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以前的高埗镇位于东江下游段的一座岛上,四面环水,是鱼米之乡,距离东莞莞城仅7公里,从高埗到莞城、万江仅一江之隔,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当时群众过江要靠渡船,交通不便,无法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无法让当地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为了解决出行的问题,时任高埗公社党委书记袁仲庆决定建一座桥。当时因为资金紧缺问题,最终只能通过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方式解决。为了筹集资金,高埗镇居民男女老少每人出资10元,凡是年满16岁的劳动力都要到大桥工地义务劳动。在高埗人“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中,1984年高埗大桥建成通车了。

自从有了这座桥,连接起了高埗与外界沟通渠道,两岸的交通变得畅通无阻,高埗的工商、农业都进入了飞速的发展。从桥上眺望如今东江边的高埗,岸绿水清的亲水碧道。我望着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想象着以前人们排队等渡船的场景,不禁感叹大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1996年,为了优化交通条件,在距离原高埗大桥100米处又建起了一座新桥,就这样才有了现在的新旧两座高埗大桥。目前高埗大桥仍然是高埗镇的重要交通枢纽,新旧两桥都屹立在这东江之上。每当夜幕降临,大桥亮起璀璨的灯光,宛如一条发光的小巨龙,守护着水乡高埗,守护着高埗人民。

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我爱我的家乡——东莞高埗。高埗欢迎您,来高埗,步步高! (指导老师:梁婉琴)

作者:东莞市高埗镇东联小学 五年级 1班 黎羽菲;指导老师:梁婉琴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