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旗峰山的晨雾还未散尽。山脚下的公园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晨练的市民。我站在山门前,仰望这座承载着东莞记忆的山峰。红彤彤的灯笼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明代《东莞县志》记载,这里曾是文人雅士登高赋诗的胜地。如今,石阶上刻着历代文人留下的诗句,字迹虽已斑驳,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诗意与豪情。
至半山腰处,几位老人正在晨练。他们告诉我,每天清晨都会来旗峰山晨练,已经成为几十年的习惯。"以前这里还是荒山,现在修得这么好。"一位老人说着,指了指远处的城市天际线,"你看,那边是国贸大厦,这边是台商大厦,旗峰山就在城市中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看着这座城市成长。"
登上山顶,巨大的红灯笼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盏灯笼不仅是旗峰山的标志,更是东莞人精神的象征。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全城,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交相辉映,诉说着这座城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与融合。
下山途中,我们来到了始建于北宋的观音寺。寺内香火缭绕,却不见商业气息。寺庙师父说:"每逢佳节,许多海外游子都会回来上香,他们说,闻到这里的香火味,就感觉回到了家。"
山脚下的廉泉依旧清澈见底。明代东莞知县郭文炳曾在此题诗:"一泓清澈照人心,千古廉泉万古名。"如今,这里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几位老人在泉边下棋,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夜幕降临,旗峰公园热闹非凡。广场上,市民们跳着广场舞;夜市里,各种特色小吃香气四溢。这里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东莞城市活力的窗口。一位摆摊的阿婆说:"我在这里摆摊二十多年了,看着旗峰山越来越美,来玩的人越来越多,心里特别高兴。"
旗峰山,这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山峰,不仅是东莞的地理坐标,更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它见证了东莞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创新之城的蜕变。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未来对话,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这就是旗峰山,一张生动的城市明信片,一首永恒的莞邑情诗。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中心小学 五年级 9班 陈弘毅;指导老师:肖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