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李欣妍 《炮台永不倒 热血在心中》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8 21:07:30

炮台永不倒,热血在心中

岁月悠悠,往昔的硝烟已然消散,而那炽热的爱国热血,却在时光中愈发滚烫。

——题记

春回大地,小草于炮台之畔悄然萌芽,一抹抹嫩绿,为沧桑的炮台添上生机。夏日里,海浪悠悠浮动,轻柔的海风拂过游人面庞,带来丝丝惬意。到了秋季,金红的树叶如蝶般飘落,纷纷扬扬地洒落在炮台上,为其添了几分萧瑟。秋风掠过,叶片打着旋儿,悠悠然飘落。寒冬时节,凛冽的风呼啸而过,刮过游人的脸颊,炮台在寒风中更显沧桑古朴。

伫立在虎门大桥之上,远远眺望那虎门炮台,它庄严肃穆地傲立在海边。大海波涛翻涌,浪涛重重拍打着炮台,更添了几分威严庄重。目力所及,炮台的古旧砖块已破败斑驳,一块又一块,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旁边那一座座战士的陵墓,更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移步海边,海风轻拂,掀起层层白浪。雪白的浪花不断拍打着古老的炮台,碰撞出一种既优雅又不失威严的独特气息。站在炮台旁边,曾经可以灵活转动的火炮,如今已被牢牢固定。它们黝黑的炮身,闪烁着岁月打磨的光泽,那破旧的古砖,仿佛在低吟着往昔的英雄壮歌。

我缓缓走近,停在一门大炮旁,凝视着那辽阔无垠的海洋。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关天培将军那伟岸的身影,他坚定地屹立在虎门炮台上,神情坚毅,正指挥着官兵们奋勇抗击英国侵略者。英国的援军渐渐逼近,而他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岿然不动。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同胞百姓,他绝不能退缩,也不敢退缩。

随着战斗的推进,炮台一点点被敌人攻陷,可关天培将军临危不惧,神色镇定,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最后,他毅然拿起砍刀,虽已年近六旬,却亲自冲向敌群,以年迈之躯与英国联军展开殊死搏斗。当他倒在血泊之中时,身上流淌着的,是炽热的爱国之血。他虽倒下了,却唤醒了千千万万的青年民众。他们奋起反抗,顽强挣扎,绝不向命运和敌人低头,成为了祖国新生的希望之光。

海风吹来,带着咸咸的味道,我踩着湿润的沙砾,沿着海岸缓缓前行。关天培将军以及无数先烈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不遗忘。

如今,我们的祖国蓬勃发展,如日中天,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着耀眼光芒。强大的综合国力,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侵犯。国内,民族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和谐,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氛围,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我们更应铭记,这静好岁月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铺就的道路。若没有他们的无畏牺牲,就没有今日繁荣昌盛、和平安宁的祖国。回首往昔,在国家贫弱、风雨如晦的年代,是他们挺身而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以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勇气,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我再次望向身旁那巨大而黝黑的炮台,它承载着无数人的触摸与瞻仰,旁边的古砖,泛着岁月的痕迹。曾经的官兵们、英雄们虽已远去,但炮台与古砖,将永远屹立在东莞这片充满热血的土地上。

作者: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 初一 45班 李欣妍;指导老师:罗敏妍

 

编辑: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