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八小学 翟梦圆《东莞非遗赛龙舟》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8 21:04:28

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翟梦圆,我为大家推荐的是东莞非遗赛龙舟。

赛龙舟这一民俗活动源于祭祀屈原形成的活动,大约唐宋时期在全国多数地方已经流传开来,并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东莞的赛龙舟一直以来,广受地区民众的重视,活动形式丰富多彩。2011年万江赛龙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舟由龙头、船身和龙尾组成。万江龙舟的精髓在于龙头,龙眉张扬,牙齿尖锐,黑须浓密,气势凶悍。龙头翘首向上,霸气磅礴,船身两头翘起,精雕龙鳞等多个吉祥物,每个细节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龙舟用杉木或坤甸木制作而成。坤甸木遇高温会裂开,所以会埋藏在河涌或洼地淤泥中保存,可以防虫、防腐、防晒,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藏龙”,故有“干百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的说法,所以万江龙舟可以传承百年乃至千年。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五月底是万江龙舟的竞技月。划龙舟分为这几个步骤:起龙、采青、游龙、赛龙、藏龙……仪式复杂,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讲究,体现民众对龙舟竞技活动的重视和传承。

五月初一当天,河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场面热闹非凡。一艘艘龙船在大河上并列排着,健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等待哨响,划龙舟的成员有:鼓手、桨手、舵手。鼓手主要把握节奏,桨手主要听从鼓手的指挥,负责推动龙舟前进,舵手在龙船最后负责把握方向,每个人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哨声一响,百舸争流,千舟竞发,场面激昂壮观,他们朝着一致的目标前进。

龙舟文化不会消失,这是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团结拼搏,齐心协力,奋楫争先的精神,并会不断传承下去。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八小学 翟梦圆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