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味道:油角里的年味
——城市小小推荐官带你体验传统美食
题记:
味蕾深处,藏着最深的乡愁;舌尖之上,流淌着最暖的亲情。油角,不仅是东莞的传统美食,更是我们心中那份无法割舍的家乡记忆。
大家好!我是东莞城市小小推荐官昱琛,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东莞的年味,体验一次传统美食——油角的制作。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寒假已经接近尾声,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依然鲜活。尤其是年初四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制作油角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和亲情温暖。
那天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过年的喜庆气息。我怀着雀跃的心情,来到姑妈家参与包油角的传统活动。油角是什么?姑妈笑着告诉我,油角是东莞的传统美食,形状像“荷包”,饱满圆润,寓意来年家肥屋润、财源广进。它的外形与饺子相似,但内馅是甜的,包好后用油炸至金黄酥脆,咬一口,外酥里嫩,香甜满口。
准备材料:年味的起点
一进姑妈家的院子,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院子里摆了两张大桌子,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擀面棒、发好的面团和一大盆香气扑鼻的馅料。馅料是用花生、黑白芝麻等坚果打碎后,加入白砂糖和椰蓉调制而成的,光是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洗净双手,准备大展身手。
擀面皮:与面团的“较量”
姑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首先是擀面团。只见她娴熟地拿起一小块面团,轻轻揉搓,仿佛在为面团做“按摩”。我也有样学样,试图将面团擀成薄片。然而,面团似乎有些“调皮”,一会儿厚薄不均,一会儿又裂成两半。眼看着姑妈已经擀好了一大摞薄片,我赶紧加快速度,在一番“胡乱艺术加工”下,终于勉强跟上了大家的进度。
姑妈看到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急,慢慢来,面团也是有脾气的,你得顺着它的性子来。”她握住我的手,教我如何用力均匀地擀开面团。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擀出的面皮也越来越像样了。
压面皮:圆润如花瓣的诞生
接下来是用玻璃杯压出面皮。我们将圆形的玻璃杯倒扣在面皮上,用力按压,一个个小巧精致的圆形面皮便诞生了。多余的面团被重新揉成一团,继续重复之前的步骤。不一会儿,桌上便摆满了一片片圆润的面皮,宛如一朵朵绽开的花瓣,煞是好看。
这时,表弟调皮地拿起一块面皮,贴在脸上做“面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姑妈也忍俊不禁,假装严肃地说:“别闹了,再闹就没你的份儿了!”表弟吐了吐舌头,赶紧乖乖地帮忙压面皮。
包油角:指尖上的艺术
最关键的步骤当然是包油角啦!姑妈手法娴熟,只见她轻轻拿起一块面皮,舀起一勺馅料放入其中,双手灵巧地将面皮对折,再用拇指和食指捏出一排整齐的花边。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
轮到我了,我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舀馅料时,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好不容易调整好分量,却在捏花边时频频出错。我的手指笨拙地捏着面皮,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般漫长。姑妈在一旁鼓励道:“没关系,第一次都这样,多试几次就好了。”她一边说,一边手把手教我如何捏出漂亮的花边。
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个略显鼓胀的油角诞生了!虽然外形不如姑妈的精致,但看着自己的“战利品”,我还是忍不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表弟凑过来看了一眼,调侃道:“你这油角怎么像个‘小胖子’?”我笑着回击:“‘小胖子’才可爱呢,待会儿你可别抢着吃!”
油炸出锅:金黄酥脆的诱惑
最后,我们将包好的油角放入滚烫的油锅中。油角在热油中翻滚,逐渐变得金黄酥脆。金黄的油角在油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花生和芝麻的香气,混合着油炸的酥香。出锅后,待其稍稍冷却,我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外皮的酥脆与内馅的香甜在口中交织,瞬间让人陶醉其中,满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表弟一边吃一边夸张地说:“哇,这油角简直是‘舌尖上的东莞’!”大家被他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后记:传承与期盼
这次制作油角的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更让我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与合作的乐趣。油角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东莞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为东莞的小小推荐官,我诚挚邀请大家来东莞,亲自体验这份独特的年味。吃油角,露头角,愿这份传统美食的香甜,伴随我们迎接新一年的美好与希望!
作者:东华高级中学(生态园校区) 高二 8班 叶昱琛;指导老师:王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