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茶山,寒溪河波光粼粼,静静流淌,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其中,“莞香源味烧鹅”的故事最令我着迷。这家店已在茶山开了三家分店,每天清晨,烧鹅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在大街小巷,鹅香绕城,成了茶山独特的风味标识。年轻人匆忙的脚步因这香气不自觉放慢,老人鼻翼轻动,嘴角也会不自觉上扬,露出满足的笑意。
我们一家人常去这家烧鹅店。每次推开那扇满是烟火气的旧门,老师傅熟悉亲切的声音就会传来:“早晨,今日都系照旧啊?”这带着广东话软糯腔调的问候,像清晨的暖阳,暖到了心底,驱散一夜寒意。
那时,晨雾还未散尽,一层薄纱温柔地笼罩着店铺,增添了几分朦胧美。店内,灶膛里的荔枝木熊熊燃烧,噼里啪啦作响,不时迸溅出的火星,像在演奏一曲活力满满的乐章。老师傅稳步走到烟缸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掀开盖子,一股混合着八角与陈皮的香气扑面而来,让我瞬间沉醉其中。我凑近一看,缸里深褐色的卤汁微微荡漾,表面浮着金黄油脂,在微光中闪烁,里面隐约可见花椒、桂皮、香叶,它们交融出这勾人魂魄的味道,诉说着烧鹅悠长的传承。
老师傅满脸自豪地说:“这是祖上的秘方,从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靠着它,我们家烧鹅手艺才延续至今。三百年前,先辈在寒溪河畔支起炉灶,那时日子苦,但烧鹅手艺一点不含糊。选的是本地吃稻谷长大的黑棕鹅,养足天数,肉质才紧实鲜嫩。”他边说边比划着挑选鹅的大小肥瘦,眼中满是对往昔的追忆。我闭眼想象,仿佛看到先民在船头忙碌,炉灶上卤汁翻滚,香气飘散在水面,满是生活的质朴与温暖。
正午,“莞香源味烧鹅”店内热闹非凡。食客们谈笑声、餐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老师傅熟练地举起长柄叉,叉起刚出炉的烧鹅,那烧鹅表皮油亮,红得透亮,十分诱人。他用刀扣了扣鹅额头,发出清脆声响,切开鹅腹时,裹挟着果木香的热气涌出,瞬间蒙住了玻璃。老师傅笑着说:“上次有个澳门游客,一进店就被香味吸引,吃的时候连鹅颈都不放过,走时还打包了好几份。”
我最爱看老师傅分切烧鹅,他一边切一边讲解。切鹅腿时,他放慢动作,指着油花认真地说:“瞧这油花,鹅养足百日,脂肪都带着果木香。”我看着那诱人的油花,听着他的话,馋得口水直流。
傍晚,暮色笼罩店铺,老师傅在案板前娴熟地收拾着。常有晚客被香味吸引而来,老师傅热情招呼,递上蘸了酸梅酱的鹅腩。客人品尝时,他紧盯着客人的表情,看到客人露出惊喜与满足,他脸上也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打烊前,老师傅擦拭玻璃上的油花,那些油花在夕阳下像晶莹的珍珠。他感慨道:“我们卖的不是烧鹅,是东莞人封存在琥珀色时光里的活态志。”起初我不懂,可看着老师傅专注的样子,我渐渐明白,这烧鹅承载着东莞人的回忆与情感,是城市的文化印记。
每次离开这家店,烧鹅的香味仍在鼻尖萦绕。这鹅香,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东莞独有的、温暖的、充满故事的味道,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成为我心中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记忆都将永远熠熠生辉。
作者:东莞市茶山镇中心小学 507班 许美晨;指导老师:刘慧琳
